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對暴力傷醫行為必須零容忍

2016-10-09 07:31:01|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王瑞芳

  暴力傷害醫務人員不僅必須受到法律嚴懲,還應當被全社會唾棄和零容忍。必須把握每一個環節,細摳每一個細節,把維護正常醫療秩序、保障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10月3日,山東萊蕪市萊鋼醫院發生暴力傷醫案,該院兒科醫生李寶華慘遭犯罪嫌疑人陳建利殺害。10月7日,萊蕪市鋼城區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故意殺人罪對犯罪嫌疑人陳建利作出批准逮捕決定。據悉,案件發生後,最高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廳立即啟動重大敏感案件快速反應機制,指導山東省檢察機關提前介入公安機關的案件偵查工作。

  鋻於近年來各類擾亂醫療秩序、危害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頻發,今年6月3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安部等9部門聯合發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一年的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然而,嚴打高壓態勢竟未能阻止山東萊蕪殺醫案發生。今年以來,因暴力傷醫導致醫生不幸罹難的事件已經發生多起,5月5日,廣東省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醫師陳仲偉在家中被患者砍成重傷,最終不治。7月21日,河北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醫生劉廣躍在診室內被暴徒砍傷後身亡。

  “嚴打”期間,惡性暴力傷醫事件依然時有發生,令人警醒,發人深思。9部門聯合發文要求開展嚴打行動之後,各地紛紛召開會議落實精神,並對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工作做出部署,一些地方還成立了相關案件領導小組,要求公安機關對醫療機構的報警求助快速反應、果斷介入;還有一些地方實行“院警制”,以發揮醫院警務室的橋頭堡作用。任何政策法規從實行到見效都需要時間,同時對其實施效果的評價也需要綜合考量,從這個角度看,近期發生的多起惡性傷醫案,也許並不説明各地對嚴打專項行動的落實存在嚴重問題,但目前的情況至少表明,保障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工作依然不容樂觀。

  仔細觀察截至目前各地推出的打擊和防範措施,可以發現其中存在的一個明顯的瑕疵——針對傷醫行為的預防性措施不足,沒有想辦法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以山東萊蕪暴力傷醫案為例,這一極端事件的起因,是2015年11月犯罪嫌疑人的新生女兒因病醫治無效死亡,之後嫌犯多次與醫院溝通協商解決未果,最終遷怒于醫生。嫌犯與醫院糾纏的時間長達近一年,他的理性不會在一天之內喪失,他的暴虐也不可能在一天之內爆發,其在與醫院及醫生接觸的過程中,很可能已有威脅性言語以及採取極端手段的徵兆。如果在嫌犯開始發出言語威脅和恐嚇之時,就有治安或司法手段對其加以制止或施以制裁,同時讓醫院進入某種防範程式,萊蕪傷醫慘案也許就能夠避免。

  但是,從目前各地出臺的有關嚴打的預警防範舉措中,有關預防性手段還不夠堅強有力、果斷有效。這不能不説是一個不小的治理漏洞。多起暴力傷醫案發生後,有關部門應當記取血的教訓,儘早彌補這個漏洞。應當承認,傷害醫務人員行為具有相當的複雜性,有的因積怨已久,有的因人格障礙,有的則是一言不合一觸即發。各類傷醫行為都有各自的特徵,有關部門必須進行仔細研究,並有針對性地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預案,最大限度保障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

  全社會應當提高對暴力傷醫行為嚴重性的認識。必須從法律上進一步明確,以暴力手段解決任何糾紛都是違法和犯罪行為,暴力傷害醫務人員不僅必須受到法律嚴懲,還應當被全社會唾棄和零容忍。不少醫務人員在工作崗位都遭遇過言語威脅或毆打,有些醫院的急診科甚至“沒有醫務人員沒被打過”。這種荒唐、危險的局面必須改變。

  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的專項行動勢在必行。“嚴打”絕不能走過場,必須把握每一個環節,細摳每一個細節,把維護正常醫療秩序、保障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樊大彧)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