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用傳承唱響中華文化自信之歌

2016-10-09 21:40:35|來源:中國青年網|編輯:杜軍帥

  “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時如白駒過隙,又值一年重陽時。伴著陣陣菊花幽香,吟唱屬於孝文化的詩詞。

  斗轉星移,歲月如梭。過往,父母為兒女傾注了無私的世間真情;如今,映于我們眼前的已是白髮蒼蒼、風燭殘年的老人們。

  我國的孝文化由來已久,自三皇五帝時期舜的“孝感天下”開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自古以降,《孝經》之孝不可盡述,“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哀我父母,生我劬勞”“父母在,不遠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道不盡那淳樸博大的尊老愛老情懷。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當下,我們依然傳承著重陽佳節的文化基因。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的我們,縱使不能陪在父母親人的身邊,我們依然與他們心手相連;我們未曾見過古人、未曾見過為了中國人民現今幸福生活而流血犧牲的革命英烈,伴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始終與他們在一起。

  不止于孝文化,璀璨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更要在傳承中再放光輝。端午,是拜祭屈原的詩魂;中秋,則是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每逢重陽,“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就輪到了“爆竹聲中一歲除”。中華文化就這樣薪盡火傳,浸潤著一代又一代。

  佳節的濃郁氛圍中,映著那些韻味無窮的詩詞,不單能培養出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更能滋養出峨峨兮若泰山、湯湯乎如流水的文化基因。

  厚重的文化基因,記錄著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思想、文化和歷史。如果失卻了對本民族文化基因的追尋探索,那與喪失了文化傳承的“無根”的民族又何異?倘若文化“無根”,則民族必有文化抑鬱與惶惑,又如何以健康包容的心態坦然自處於世界民族之林?

  當下,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經濟穩定增長,人民的生活水準逐步提高,國際地位、人民自信心、民族凝聚力也在不斷提升。伴隨著國家硬實力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攀升,軟實力的壯大也必須提上日程。沒有文化底蘊的支撐,一個國家的強大只是空中樓閣而已;沒有文化興盛的依託,一個民族的強盛更只是虛妄和空談。而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什麼樣的中華文化為根本?在今天,就是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在傳承傳統文化過程中把弘揚時代精神的當代中國文化傳唱寰宇。

  中華文化燦若星河,是世界文化舞臺上的一顆明星,也是我們展現中國自信的重要載體。傳統佳節經過幾百年上千年的歷時沉澱,集聚了深刻的民族內涵、家國道義、精神力量,在今天灌入新鮮的時代血液,用古老的中華文明指引著中國開闊的明天,這是文化的傳承,更是文化自信的一步步增強。文化自信源於源遠流長的民族記憶和圓融大氣的中國智慧,從根本上説,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是中國文化現代化的底色,更是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底色。正是這種底色支撐起中國文化的軟實力,凝聚起中華民族的精氣神,也讓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堅定。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文化自信”:“五千多年文明史,源遠流長。而且我們是沒有斷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還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礎。”文化自信作為前“三個自信”的基礎其意義極為深遠,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更是對民族文化傳承之路的展望。

  傳統節日,是諸多中華文化在傳承過程中的載體,節日的傳承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文化的斷流。在現今互聯網時代裏,過好“網絡中國節”,接續把深刻的中華文化內涵匯入時代的大河之中,鼓舞當代中國人走過千山萬水,跨過險灘急流,邁向今日的自信道路。

  詩言志,歌咏言。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且登上高山,用傳承來唱響中華文化自信之歌!(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 蔣妥)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