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水利部有關司局負責人解讀《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

2016-10-10 20:09:04|來源:新華網|編輯:楊玉國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 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永葆長江母親河生機活力——水利部有關司局負責人解讀《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

  新華社記者林暉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近期正式印發。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如何把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首要位置,讓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記者就此採訪了水利部有關司局負責人。

  長江水生態環境總體趨好

  問:長江水生態環境總體狀況如何?水土流失治理是否取得成效?

  答: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大水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力度,長江水生態環境狀況總體趨好。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長江流域開發與保護的矛盾也日益凸顯,水生態環境形勢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廢污水排放量仍然較高,一些河段水質不達標,部分湖庫富營養化程度較重,突發水污染事件風險較大,湖泊濕地萎縮現象依然存在。面對這種情況,要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和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強紅線管控,強化資源環境承載力剛性約束。

  在水土流失方面,長江流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區域之一,水土流失面積達38.5萬平方公里,佔流域總面積的21%,主要分佈在上中游雲、貴、川等七省市。特別是川西地區、西南石漠化地區、秦巴山區、武陵山區和革命老區等集中分佈著20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這些區域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任務十分艱巨。國家高度重視長江上中游地區水土保持工作。2000年以來,長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顯著,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5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惡化趨勢得到了有效遏制。在長江大保護工作中,繼續堅持預防為主、突出重點、分區防治的方針,全面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力爭到2020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2.86萬平方公里,同時依法防治人為水土流失。

  加強長江水庫群聯合優化調度

  問:隨著長江中上游干支流水庫群建成投入運行,如何發揮水資源綜合利用效益,保障防洪、生態、供水和通航安全?

  答:為加強長江治理開發和保護,經過多年努力,目前長江流域已建成一批以三峽水庫為核心的控制性水利水電工程,在流域防洪、生態保護、供水、發電、航運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由於水庫群投入運行,導致長江中下游水文情勢發生新變化,江湖關係呈現新情勢,泥沙衝淤變化更為複雜,對水庫群聯合調度提出新要求。為最大限度發揮水庫群的整體效益,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自2009年開展了以三峽水庫為核心的長江干支流控制性水庫群綜合調度研究,制定了《長江上游控制性水庫優化調度方案》,對長江干支流30個控制性水庫實行聯合調度,累計為中下游補水近2000億立方米,緩解了中下游枯水期形勢,改善了水生態環境,有效保護了水生生物資源和種群。

  下一步,將繼續按照“興利服從防洪、電調服從水調、專業服從綜合、局部服從整體”的原則,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健全管理體制、建立補償機制、強化技術支撐、加強監督管理等措施,逐步建立利益相關方廣泛參與的控制性水利水電工程聯合調度協商機制和管理制度,力爭到2020年,上中游控制性水庫群聯合調度覆蓋率達到90%,更好地發揮長江干支流水庫群在防洪、供水、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綜合效益。同時,完善應急調度預案,做好特枯水期、水污染、水上安全事故、工程事故等突發事件應對工作。

  凝聚合力共抓長江大保護

  問:長江經濟帶發展涉及多個領域,關係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如何加強流域涉水事務綜合管理?

  答:長江經濟帶發展涉及多個方面,是一個有機整體。目前,在長江流域管理方面,存在協作機制不完善、流域立法進程滯後、部門管理職責交叉等問題。共抓長江大保護,必須強化涉水事務管理的統籌規劃、整體聯動,充分發揮長江水利委員會等流域管理機構的作用,強化流域統一監督管理,加強跨部門跨區域聯防聯控,形成統分結合、整體聯動的工作機制,凝聚共抓長江大保護的強大合力。

  一要進一步強化流域綜合管理。加強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岸線、採砂等方面的監督管理,嚴厲查處涉水違法行為。河湖水域和岸線資源是長江水生態系統的重要載體,要加強河湖水域空間用途管制,嚴禁圍湖造地和圍墾河道,完善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大力推行“河長制”,強化地方政府保護職責。

  二要推進水利重點領域改革。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探索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試點,推進赤水河、漢江等生態補償試點工作,完善水土保持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建立健全用水權初始分配製度,抓緊制定跨省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鼓勵和引導地區間、流域上下游、行業間、用水戶間開展水權交易。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於節水和農田水利體制機制創新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

  三要加快長江流域立法進程。抓緊制定並推動出臺長江保護法,進一步明確國家有關部門、流域管理機構、地方人民政府的保護責任,對流域涉水行為作出明確的法律規定,為實現長江大保護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