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量子衛星在軌測試順利 11月中旬開始科學實驗
量子衛星同時對準兩個地面站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單姍):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正在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在軌測試,目前狀態良好,預計11月中旬完成全部在軌測試工作,隨後衛星將交付使用,正式開始科學實驗。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聽清,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獨和嘆息……”
自今年8月中旬起,如果有聽眾朋友去到我國南山、德令哈、興隆、麗江、阿裏等天文觀測基地,每到夜晚的時候,就有機會看到閃著綠色光的星星劃過天際,其亮度甚至超過夜空中最明亮的行星金星,這顆星就是我國發射的全球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今年8月1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科學實驗體系。據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介紹,目前量子衛星正處於在軌測試階段,共由三部分組成。“在軌測試為期三個月,目前已進行兩個月了,主要是開展三方面的測試,分別是衛星平臺測試、有效載荷測試、天地鏈路測試。”
量子衛星與阿裏站建立鏈路
量子衛星工程常務副總師兼衛星系統總指揮王建宇表示,在軌測試階段中,9月1日時進行了星地量子糾纏的雙邊對準,量子衛星同時對準了兩個地面站,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那天量子衛星完成了空間最難的一個動作,完成了對兩個地面站的對準,其中一個是德令哈站,一個是阿裏站。應該説,國際上,像鐳射通訊衛星也會做同樣的動作,但是量子衛星作為一顆小衛星,要對準兩個地面站,這個在世界上是第一次,也算是我們的一個階段性目標達成了。”
王建宇介紹説,目前在軌測試階段的衛星平臺測試和有效載荷測試已經完成。天地鏈路測試部分完成,正處於參數調整,尋找最佳工作點以及積累有效數據的過程中。而天地鏈路測試對於建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科學實驗體系非常重要。“下面我們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天地互動和天地鏈路測試,必須要達到我們設計的效力,才能完成後面的量子衛星設計的目標。”
談到未來的研究方向,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表示,為了讓量子衛星具備更多實用性,目前我國的科學家正致力於可以全天時、全天候進行量子通信的衛星的研究,計劃在“十三五”規劃結束前發射更多量子衛星。“我們想要解決衛星全天時、全天候進行量子通信的問題,因此我們會跟相關團隊開展地面原理性的研究。在‘十三五’規劃結束前,肯定還有新的量子衛星要發射,但是技術途徑是怎樣的,我們還要繼續地面的原理研究,通過計算來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