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北京網約車何去何從?非京籍司機:該幹嗎就幹嗎去

2016-10-12 14:53:52|來源:燕趙晚報|編輯:趙妍

  原標題:北京網約車何去何從?非京籍司機:該幹嗎就幹嗎去

  10月8日,《北京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正式對外公佈徵求意見,至昨日已過去了三天,按照規定,交通部門會根據徵求意見情況緊鑼密鼓地對文件進行修訂,從2016年11月1日起,新規將開始實施。細則中,“北京人開北京車才能拉活兒”這條規定就讓為數眾多的網約車司機有點兒蒙,因為在網約車司機的群體中,北京人少之又少。

  □本報記者 管競 北京報道

  在地方網約車新規細則中,以京滬最為嚴苛。不僅車輛必須為本市車輛,車型、排量等也提出“最高”要求,同時更要求駕駛員必須有本地戶籍。

  北京對網約車的車型具體要求為燃油車軸距≥2700毫米,新能源車軸距≥2650毫米,此外,5座三廂小客車排氣量不小于2.0L或1.8T。按照這個標準,帕薩特、雅閣、凱美瑞等檔次的中級車才符合。

  北京網約車司機的準入標準除了要求有北京戶口外,還要求無交通肇事犯罪、危險駕駛犯罪、暴力犯罪記錄,無吸毒行為和記錄,無飲酒後駕駛記錄,最近連續3個記分週期內沒有記滿12分記錄。車輛所有人還需同意車輛使用性質登記為“預約出租客運”。

  難怪有人調侃道,網約車新政實施後,網約車司機就是北京剩女們最好的相親對象。

  要求京籍為了人口調控

  滴滴、易到這兩家公司的宣傳部門均表示目前尚無法披露準確數據顯示符合北京細則的司機及車輛比例。根據滴滴方面提供的部分數據顯示,以上海為例,目前從事網約車車輛符合新軸距要求的不足1/5,上海已激活網約車軟體的41萬餘司機中,僅有不到1萬名司機擁有上海本地戶籍。

  針對備受爭議的北京網約車司機的戶籍門檻,北京市交通委官方解讀稱,設置戶籍門檻有四個原因:一是要符合北京發展定位;二是治理“城市病”、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要求,而北京“城市病”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無序過快增長;三是治理交通擁堵的要求;四是根據政策要求,北京要適度發展網約車。

  北京市運管局副局長馬瑞回應了社會關切的限制網約車必須為“京人京牌”的問題。他表示,實施“京人京牌”是從首都功能定位、人口調控和功能疏解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方面進行考慮的。

  馬瑞表示,北京“城市病”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無序過快增長,嚴重影響首都核心功能的發揮。而規定網約車“本市戶籍、本市車輛”就是從治理“城市病”、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要求上考慮的。

  根據官方的權威解讀,網約車和巡遊車(計程車)今後將在北京融合發展,北京通過制定制度,將巡遊車和網約車錯位發展,鼓勵巡遊車轉型網約車。制度也明確,網約車不能提供巡遊服務,服務價格上也要與巡遊車錯開,網約車主要滿足中高端出租汽車出行需求。

  該幹嗎就幹嗎去

  記者在一個200多人的非京籍網約車司機群裏作了一個“何去何從”的調查。

  面對“ 在《北京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正式實施後,大家對未來有什麼計劃和安排”這個問題。共有72位網約車司機進行了回應,他們幾乎都選擇了“該幹嗎就幹嗎去!”這個“官方用語”。

  在進一步的採訪中,有半數網約車司機表示無所謂,他們會繼續在北京拉活兒,頂多不再用滴滴軟體了,而收入和現在也不會差多少。因為滴滴現在不僅沒有了補貼,還要從司機的收入中提成,而北京用車市場實在太大了,街面上的計程車根本拉不過來,隨便在一個小區門口呆會兒,就會有活兒。

  另外一半受訪的網約車司機決定先觀察形勢,再做決定。

  令人有些驚訝的是,在接受問卷調查的72位網約車司機中,沒有一個決定在新政實施後回家鄉。

  早幹的都掙著錢了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話用在網約車司機這個群體上非常合適。

  張先生屬於最早幹網約車司機的那一撥人。今年36歲的張先生是石家莊人,畢業後在京本有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後來創業失敗,還欠了不少外債。在尋找新工作期間,他幹起了網約車。

  “那真是一段開車撿錢的黃金歲月。開始我只當消遣,可發現收入非常高,於是我註冊了滴滴、快的、易到、滴嗒等所有網約車平臺賬號。我最多的時候一週光補貼就能掙4000多,一個月下來輕輕鬆鬆30000多塊。不過隨著平臺的合併以及補貼的取消,現在網約車司機一天干滿12個小時,一個月不休息地幹下來能掙個4000多就算不錯了,所以我早不幹了!”張先生説道。

  來自邯鄲的陳師傅也難忘那段網約車的黃金歲月。“那時候滴滴和快的比著給司機補貼,買五六部手機,一天拉五單,就獎勵三百,自個兒給自個兒下單,開車出去轉一圈再回來。一個月真是能掙到30000塊啊!今年7月份之後,滴滴一家獨大之後,收入一下子就不行了!我現在基本不拉活了。主要是幫著老婆看花店,偶爾晚上會拉個去機場之類的活兒。”陳師傅説道。

  來自承德的小李沒趕上網約車平臺燒錢的好時光。23歲的小李是今年春節後才進京拉活兒的,他以每天110元的價格租了一輛北京牌照的捷達轎車。倒楣的是,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滴滴平臺對快車司機的補貼一降再降,小李跑得勤快,剛開始一天還能拿一百多塊錢補貼,沒多久降到八十塊錢,又勉強拿了一陣四五十塊錢,補貼最終取消了。他覺得滴滴態度很明確,“你幹就幹,不幹拉倒”。

  小李給自個兒算了筆賬,每天上午不到十點開始出來拉活,天天跑完回家是夜裏兩點,一天14個小時跑下來能拉二三十單,每天能掙五百多塊錢,刨去滴滴平臺提成走的20%、一百多塊油錢,50元伙食費以及110元的租車費,一天也就能掙個150元左右。

  來自張家口的吳師傅最近剛轉型去當代駕司機了。今年42歲的吳師傅已北漂十年了,起初在工地裏開渣土車。後來北京城裏的工地越來越少,他就幹起了網約車司機。“北京人恐怕沒幾個會幹網約車司機這活兒吧!他們吃不了這苦,你看北京的正規計程車司機也沒有北京城裏人。還有首汽總是招北京司機,可也招不來幾個人。北京人都不差錢,家裏隨便一套房子就上千萬,人家幹這個也就是圖個樂兒而已。”

  滴滴出行日前明確回應,網約車細則落地將造成車輛供給驟減,網約車車費翻倍。易到用車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將通過正常渠道向主管部門反饋有關政策的意見建議,同時積極開展資質申請工作。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