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安徽篇】魂歸雪域 安徽41歲援藏醫生用生命詮釋“醫者仁心”
趙炬和援藏隊友剛剛抵達拉薩
趙炬生前工作照
中安在線訊 從醫17載,他勤勉盡職,用高尚的醫德、優質的服務,贏得病人、同事的交口稱讚;省裏組織援藏醫療隊,他主動請纓,志願將精湛的醫術送去邊疆;在生命的最後,他又捐獻全身可用器官,讓生命的火炬在他人身上延續。醫者仁心,安徽醫生趙炬用一生詮釋“救死扶傷”的神聖使命。
出發前一刻,他還在出診
9月29日淩晨6時50分,安徽省立醫院南區的手術室裏,令人揪心的滴答滴答聲最終變成一條無法挽回的直線,41歲的援藏醫生趙炬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
“我的兒啊,你走了我們怎麼辦”、“趙炬,一路走好”……趙炬的親人、同學、同事從各地趕來,與他做最後的告別,走廊裏迴響的悲慟哭聲,讓所有人聞之動容。
趙炬,安徽滁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一名口腔科醫生,1975年出生於滁州全椒縣農家的他,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口腔專業,2000年回到家鄉醫院,一直從事口腔臨床一線工作。
2016年7月,安徽省組建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工作隊,早有援藏意願的趙炬主動報名參加。
“太好了,我可以去藏區工作了。”得知自己通過體檢,趙炬高興地逢人便説。西藏,神聖的雪域高原,但惡劣的自然條件,讓這裡的醫療條件十分有限。作為醫院的業務骨幹,趙炬雄心勃勃,他要用精湛的醫術,為藏族同胞送去更好的醫療服務。
趙炬的父母已經70多歲,孩子才上小學五年級,由於工作繁忙,照顧家人的重擔大都落在了妻子身上。醫療隊從接到任務到出發,準備時間只有三天。一向對工作盡心盡力的趙炬,用其中的兩天看病人、交待病情、交接科室工作,只把最後的一天留給了家人。
在這僅有的一天裏,他像陀螺一樣,完成著四種角色的轉換。首先是一名醫生的角色,對他所有的病人進行了一次病情回訪。其次是一個兒子的角色,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匆匆回到鄉下看望了年邁的父母。然後是一名父親的角色,在下午處理過病人後,他抽出短短一個多小時,陪女兒看了一場電影。最後是丈夫的角色,晚上親自下廚,為妻子和女兒做了一頓晚餐。
晚餐後的第二天,醫療隊就要出發了,為了不耽誤最後一批病人的治療,趙炬早上7點出門診,一直看到出發前的最後時刻。趙炬出發時,同事們精心準備了橫幅為他送別。
誰都沒想到,這次的分離竟成了永別。
抵藏第一天,他就投入工作
7月11日,趙炬跟隨醫療隊抵達西藏,在山南市人民醫院開展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山南市是安徽對口援建市,平均海拔3700米,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從內地到達這裡常會産生強烈的高原反應,雪崩、泥石流、塌方、滑坡等危險更是時常發生。
趙炬隨醫療隊進藏後,顧不上旅途的勞累和嚴重的高原反應,立即投入到與前批援藏隊的工作交接中,並著手制定工作計劃,積極熟悉醫院環境。
“抵達山南的當天,趙炬已經出現了高原反應,但他依然堅持參加培訓,甚至第一個到達上課地點。”醫療隊領隊虞德才對趙炬的盡心負責印象深刻。
7月15日早上,隊友發現趙炬沒來吃早飯,趕緊到他的房間查看,此時的趙炬已經倒地昏迷不醒,隊友們隨即把他送進醫院。當地專家會診後決定,立即將趙炬送到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救治,連夜進行手術。
同時,安徽省第一時間組織專家組赴藏搶救,並派專機將趙炬轉送至安徽省立醫院ICU病房繼續搶救治療,但由於神經系統損傷嚴重,趙炬始終沒有恢復跡象,只能靠呼吸機維持生命體徵。
好醫生,你為什麼回不來了?
“趙炬現在情況怎麼樣?”,“我們能不能去看看趙炬?”……7月16日,趙炬病重的消息傳回,他的同事、以前的病人紛紛為趙炬祈福,期盼他早日病情好轉。
從2008年開始,金海元就一直找趙炬檢查牙齒和口腔,當得知趙炬處於腦死亡狀態時,他怎麼也不能相信,這樣一位年輕有為、醫術精湛的好醫生怎麼就突然倒下了,“趙醫生特別耐心,因為他醫術好,找他看病的人非常多,但他從不敷衍,絕對到給你治療好為止。”
“趙醫生之所以受到患者信任,不僅是他待病人如親人,更主要的是由於他技術精湛。”口腔科主任楊大華告訴記者,趙炬對專業技術的鑽研達到了癡迷的程度。除了醫院公派學習外,只要有機會,他便自費參加省內外有關口腔新材料新技術的學習交流,由他主持開展的種植牙技術填補了醫院的空白,“ 1米87的趙炬外表看起來粗獷,但內心卻十分細膩,他十分注重對術後患者的定期回訪,比普通醫生要多花兩三倍的時間和精力。”
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生命的奇跡終究沒有出現,家人強忍悲痛,按照趙炬的生前遺願,將他遺體的全部可用器官及組織,即一對眼角膜、一對腎臟、肝臟,捐獻給急需幫助的病人,完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次奉獻。捐獻的器官通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分配系統分配到全國。
9月29日6時50分,趙炬沒有了生命體徵,醫院為其進行器官摘除手術。術前,十幾名醫護人員肅穆列隊,向他的遺體鞠躬告別。
一生救死扶傷的趙炬,最後又用自己的身體,點燃了他人的生命火炬,他捐獻的器官成功挽救了四名患者。
9月29日當天,趙炬的腎臟成功移植給一位33歲的尿毒症晚期患者,16時20分,腎臟開始在患者體內工作。10月9日上午,兩名患者先後接受了角膜移植手術,通過趙炬的眼睛,重見光明。
“在接到有角膜源的消息後,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自己這麼幸運,為了這一天,我足足等了兩年。”楊剛(化名)激動地説,在接到醫院的通知後,他一夜未睡。“謝謝捐獻角膜給我的那個人,沒有他,我真不敢想像自己的後半輩子。”27歲的阜陽女子陳冉(化名)期待著拆紗布的那一天,“我要用他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
“趙炬醫生主動選擇去條件艱苦的西藏山南地區支援,這種勇氣和奉獻精神本身就非常難能可貴。更讓人敬佩的是,他把更多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趙炬志願援藏和捐獻遺體的感人事跡,讓無數市民感動。
9月29日,趙炬的遺體運回滁州進行火化和安葬,數百名群眾自發前來,為這位年輕的援藏醫生送行。趙炬的名字,也將鐫刻在全省遺體捐獻紀念碑上。
“完璧未能歸皖趙,炬光竟可映高原。”趙炬的生命正以另一種方式延續,繼續詮釋著“白衣天使”的崇高精神。(記者 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