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95後”紅旗車組尖兵戰士:忠誠赤膽守車站 蓬勃青春獻警營

2016-10-14 15:48:45|來源:中國青年網|編輯:谷士欣

  

  駐守在北京火車站的武警北京總隊某部巡邏車組。武警北京總隊供圖

  在張帆的記憶中,2016年8月7日這天,北京下起了很大的雨。北京站的廣場上人來人往,高舉的雨傘連成片似乎能把偌大的廣場都遮掩掉。

  可能在此之前,1997年出生的武警戰士張帆從來沒有考慮過“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這個無法判定答案的人生命題。但是,就在2016年北京盛夏的雷雨天,他和戰友遇上了做夢也沒想到的“意外”,卻無畏地選擇了忘記生死,勇敢上前。

  “有人拿刀捅人了!”2016年8月7日8時32分,正在北京站執勤的武警北京總隊某部巡邏車組接到出站口檢票員通報,一名女子持刀傷人後向北京站地鐵逃竄。

  “趕緊去看看,怎麼回事兒?”接到通報後,該巡邏車組帶車幹部王肖華迅速帶領張帆、馬建東、施遠建等車組執勤哨兵攜帶武器裝備向廣場兩側搜索。很快,張帆在熱心群眾的指引下發現持刀女子的身影,他快速穿過擁擠的人群,在北京站地鐵D口追上該女子。

  三十多歲的女人,手裏拿著刀在人群中胡亂揮動,不禁讓旁人心驚膽戰。所有路人自覺地後退,張帆一個人衝上來,從來沒經歷過這陣仗的他卻勇敢的高喊一聲“快把刀放下!”見其沒有反應,張帆便果斷使用應急棍將其手中兇器擊落,並即刻將她按倒在地。

  “現在想起來還真是有點後怕。”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和被砍受傷男子邊跑邊噴血的血腥場面,這個身材魁梧的大男孩有時還會背脊發涼。雖然還是入伍僅一年的新兵,但是,在外人看來,能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的張帆不知道有多酷。

  從持刀砍人事件發生到抓捕行動結束,張帆和巡邏車組的戰友們僅僅用了兩分鐘,以最快的速度保障了更多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

  

  三尺崗哨,守住車站,守護安全。武警北京總隊供圖

  平均年齡18歲,這只閃耀著青春光芒的巡邏車隊,以精武強幹、英勇善戰的戰鬥作風,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在千鈞一髮之際,上演了“生死時速兩分鐘”的完美絕殺。的確,正是這些朝氣蓬勃的青年戰士們,他們用汗水和生命替我們抵御前行中無法預知的黑暗,踐行永做黨和人民忠誠衛士的錚錚誓言。

  “作為新一代青年,沒有愧對這身衣服”

  “遇到問題沒有跑,自己敢上敢闖,作為新一代青年,就沒有愧對他們身上穿的這身衣服!”今年,是巡邏車組帶車幹部王肖華當兵入伍的第八個年頭,自2015年巡邏車組駐守北京火車站以來,他已跟隨車組匆匆走過一年時光。

  一年來,無論是經歷危機險難任務,還是日常的執勤訓練,王肖華都對車組裏的這些年輕戰士心生敬佩、稱讚有加。因為他深知,在首都政治核心區,保衛住北京規模最大、全中國客流量最大的火車站到底有多難。

  北京火車站平均每天人流量達18萬人次,最高一天人流量達26萬人次。每逢五一、十一、春節這樣的節假日,是巡邏車組任務最重、工作最繁忙的時候。“巡邏組40多個人幾乎全員出動。”王肖華説,有時一個崗哨一個戰士要站一天。

  星辰交替,斗轉星移,巡邏車組隨時要面臨極端天氣的考驗。夏日酷暑,人頭攢動的北京火車站地面溫度高達40℃到50℃,戰士們卻必須要全副武裝,佇立在崗哨之上。鋼槍在陽光下暴曬十分鐘燙得手摸不上去,黑色作戰靴吸熱後整個腳會熱得冒汗不止。冬日嚴寒,戰士手凍破了、耳朵凍破了,感冒發燒,沒人喊苦喊累,沒人提出過下崗要求。

  一年365天全年無缺勤。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謹慎一些,再謹慎一些,每一個細節,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白天與黑夜,巡邏車組的戰士都深知,責任在肩,使命在前。

  

  巡邏車組哨兵丁強強、王仁威正在執勤。武警北京總隊供圖

  相比于北京其他的火車站,北京火車站是最危險、最容易發生事故的地方。“小偷小摸、發生爭執的事情太平常了。”王肖華説,他們更艱巨的任務是要用雄鷹般的雙眼在人群中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需要用超乎常人的警覺與果敢來做好情況判明工作,“我們需要判定哪些事情能給社會帶來恐慌。”

  然而,巨大的人流量會藏匿千萬種意料之外的可能。一旦發生危險,怎樣招招制敵,怎樣絲毫不錯,怎樣保全人民?這些不容置疑的萬一,都要求所有官兵具備一槍斃敵的超高作戰本領,要求整個巡邏車組擁有實戰化、系統化、完善化的應急處突方案預案。所以,每週一次的車組內部演習,每月一次的大型聯合演習,是巡邏車組的必修課。

  “日常的執勤任務再難,誰都沒説過受不了!”王肖華説,這群“95”後的年輕人,完全有能力接下上一代老兵的光榮傳統。

  “不為榮譽,我們肯定衝在最前面”

  “不管怎樣,保住安全。”離7·22男子襲擊北京站武警哨兵事件已經過去近3個月,回憶起事情發生的經過,巡邏車組的武警戰士丁強強還是斬釘截鐵的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2016年7月22日上午10時53分,一名不法男子衝入北京火車站西側警戒崗哨,向主崗哨哨兵丁強強撲來。猝不及防間,被不法男子勒住脖子的丁強強訓練有素地向後躲閃,從他的懷抱掙脫。

  聽見主哨的呼聲,副哨王仁威迅速反應,轉過身來使用肘擊和槍托撞擊不法分子。10秒之內,兩位武警戰士一同將該男子制服。

  

  巡邏車組武警戰士正在為乘客指路。武警北京總隊供圖

  “根本沒想到會出這種事。”剛剛入伍一年的王仁威,今年剛滿18歲。沒來警營之前,他還是在老家混日子的社會青年。新兵連的魔鬼訓練,讓他從一名思家心切的男孩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武警戰士,“如果不馬上把他制服,他很有可能會去襲擊群眾,會在車站造成很大恐慌。”王仁威在衝上來與不法男子搏鬥的過程中,首先想到的就是保住所有人的安全。

  班子是拳頭,黨員是旗幟,骨幹做榜樣,戰士當尖兵。駐紮在北京火車站的巡邏車組出色完成了兩次突發事故的處置任務,收穫了無數的讚譽。 “這就是我的職責,我就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王仁威説。

  “武警就是要保護人民群眾財産生命安全,不為榮譽,也沒想過得到什麼誇獎,不管發生什麼情況問題,我們肯定是衝在最前面的。”丁強強説。

  事實上,這三名戰士的事跡只是巡邏車組的典型縮影。2016年7月的暴雨,北京火車站出現5萬餘名旅客滯留的情況。緊張的局勢下,該車組武警戰士立刻全員出動,奔赴一線疏導安置乘客七個小時。“金色盾牌保平安,暴風驟雨疾馳援。”巡邏車組被武警北京總隊一支隊授予紅旗車組的光榮稱號。

  相信,北京火車站一抹軍綠色的風景,已成為千萬群眾心中最堅實屏障。(中國青年網記者劉尚君)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