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汽車陷倫理困境:車禍無法避免時應先救誰?
無人駕駛汽車在今天似乎已經觸手可及,但一系列倫理問題尚未解決。例如,當車禍無法避免時應如何取捨,是優先保護馬路上的兒童,還是寧願撞人也要保護車內人員呢?
德國梅賽德斯-奔馳公司澳大利亞分公司近期給出一個清晰回答:寧撞兒童,也要力保車內人員安全。
這一編程思路引發爭議,就連不少自動駕駛技術的擁躉也表示不安。
優先保護誰?
眼下,谷歌、特斯拉、奔馳等多家企業正花費鉅資開發無人駕駛汽車,而伴隨這項技術的倫理選擇一直受到熱議。
英國《每日郵報》14日援引德國梅賽德斯-奔馳公司澳大利亞分公司高管戴維·麥卡錫的話報道,按照無人駕駛汽車的編程思路,如果在行駛途中面臨一個道德困境,要麼撞到馬路上的一名兒童,要麼急打方向盤以避免撞到兒童、但可能撞到其他車道的汽車以致本車人員傷亡,那麼無人駕駛汽車會“果斷”選擇優先保護車內人員、寧願撞到兒童。
麥卡錫説,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會立即作出踩剎車、打方向盤以避免撞人的反應,“我們的系統也是如此,但還會考慮更多因素,例如其他車道是否有汽車行駛?如果本車採取避讓舉動,有可能會撞上其他車道的汽車,結果導致本車偏離方向、反而衝向路人。”
按照麥卡錫的説法,無人駕駛汽車能在危急關頭瞬間判斷出“最佳選擇”,從而將損傷降至最低。
上周,德國梅賽德斯-奔馳公司駕駛輔助系統和主動安全性部門經理克裏斯托弗·馮胡戈在法國巴黎車展上談及類似理念,也引發爭議。
“如果你有把握保護至少一個人,那麼至少保護好那個人。(也就是説,)保護車裏的那個人,”馮胡戈説,“你也可以犧牲本車(以避免撞上路人)。你可以這樣做,但你就算最初選擇保護路人,也並無把握在複雜情形下他們最終能夠安然無恙。因此,你應該保護那些有把握保護的人。”
外界質疑多
麥卡錫表示,眼下無人駕駛汽車仍在研發階段,還有充分的時間加以測試和完善,“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説的是5至10年。”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報道,大約90%的車禍歸咎於人為失誤,而麥卡錫認為,無人駕駛汽車有助於大幅降低車禍數量。馮胡戈強調,該公司研發團隊“99%的努力都在於避免捲入車禍情形”。
即便在車禍無法避免的情形下,自動駕駛技術也能作出最佳判斷。“在最壞的情形下,無人駕駛汽車也能夠降低相撞速度。它的頭號關注是避免相撞。”麥卡錫説。麥卡錫介紹,梅賽德斯-奔馳公司眼下正在測試半自動駕駛技術,在公司內部被稱為“二代技術”,同時也在研發四代、五代的全自動駕駛技術。
就二代技術而言,“汽車擁有360度視角,綜合利用雷達和攝像頭以獲取周邊環境圖像”。此外,司機仍可隨時掌控汽車,否決無人駕駛系統作出的判斷。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一項調查顯示,受訪者普遍認為無人駕駛汽車不應為拯救一名路人而犧牲車內人員。但當問卷中被拯救的路人數量增多,願意犧牲車內人員以拯救路人的受訪者比例隨之升高。
當被拯救的路人數量增至10人,受訪者普遍贊同應優先拯救路人;但與此同時,這些受訪者表示自己更加不願意購買無人駕駛汽車。
今年5月7日,美國一輛特斯拉Model S電動汽車車主喬舒亞·D·布朗使用無人駕駛系統行駛時與卡車相撞,造成布朗身亡。特斯拉公司隨後發表聲明,由於陽光耀眼,無人駕駛系統當時未能識別出白色卡車。
文/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