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一言不合就辭職?HR專家:公司也應改善管理
原標題:90後一言不合就辭職?HR專家:公司也應改善管理
不少90後選擇了自己創業。
近日,有關90後“一言不合”就辭職的話題在網絡上引起熱議。有調查數據顯示,2011屆本科生畢業3年內平均僱主數為兩個,8%的本科生畢業後有4個及以上僱主,38%的人畢業3年內僅為1個僱主工作過,不到40%的人能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待上兩年。
文/廣州日報記者何家、肖桂來 圖/廣州日報記者陳憂子
90後員工為何頻繁跳槽?人力資源專家表示,90後是一群有活力有想法的人,他們在快速發展的時代中長大,在職場上也更重視“高成效”,不喜歡複雜、拘束的制度和流程。傳統公司的管理機制會讓90後員工覺得“不自由”,導致了一言不合而辭職。
90後辭職理由多
有的憑興趣有的愛自由
1991年的孔瑜剛開始自己的第三份工作——産品運營。中文系出身的孔瑜算是實現了一次華麗的轉身。“兩年前畢業時,我做的是內容編輯,後來轉到微信上做內容,慢慢轉到運營。畢業到現在一直在嘗試不一樣的工作。職場每天都會出現很多新事物,為什麼要給自己畫框框呢?”
同為1991年出生的李敏則説,自己現在唯一後悔的是當初為什麼不早點辭職。李敏之前在銀行工作,待遇和福利都不錯,可她覺得,每天都在玻璃罩下對著老公公老婆婆一句話重復三遍“在打鉤的地方簽名”,這樣的生活讓人窒息。今年三月,李敏跳槽去做新媒體編輯,“有人覺得工作就是糊口,跟興趣無關,但我不是。”
也有人在頻繁換工後開始反思自己。1991年生的張菡畢業兩年半,換了四份工作。她説:“剛工作時,沒有經濟壓力,年輕氣盛,不免任性點。”現在張菡開始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辭職就變得沒那麼簡單了,也開始反省自己的問題。“有時工作不順心,也許更多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好,比如專業不精,效率低,從而導致長時間加班;辭職固然能暫時解脫,但如果不反省,不擺正態度,下一份工作仍然會出現相同的煩惱,一樣不會帶來幸福感。”
對於90後“一言不合”就辭職的説法,新浪微博網友@Carol_永無島的觀點獲得了超過8000網友的點讚:“很多事情只有經歷了才知道合適不合適,工作也是一樣。只是相對於前輩,我們沒有那麼多的負擔和顧慮,更加注重自我的發展與興趣愛好點,更加想為自己活著。(辭職)有好有壞,但是經歷了才會成長。”
企業老闆:
有些崗位離不開年輕人
張先生是白雲區太和鎮某企業的負責人,他説,“90後員工不像父輩那麼吃苦耐勞、忠誠、集體感強,但他們靈活機敏,思維活躍,適應新事物的能力強。”張先生表示,雖然90後員工有任性的一面,但是公司有些崗位真離不開這些年輕人。“比如客服、策劃、人事培訓等,需要和人打交道,需要更新理念,90後的特質就適合這些部門,可以發揮長處。”張先生表示,為了拴住90後員工,自己花費了不少心思。 “不斷改善辦公環境,讓90後覺得在這裡工作很體面。我們注重細節關懷,例如舉行員工生日會,微信群發紅包,K歌等,以年輕人喜愛的方式去留住人心。”
人力資源專家:公司應該改善管理方式
吳小姐在某世界500強企業從事HR工作兩年有餘,接觸過不少90後員工,她認為追求快樂是90後員工重要的價值觀,這快樂更多地體現在“自我”的滿足上,能受到公司重視、得到上司和同事的欣賞、不斷有新任務嘗試、獲得快速成長。
然而,現實中,許多傳統的公司還是喜歡按老方法同化新員工,在管理上追求制式化,上下級之間有明確界定,公司氛圍偏沉悶,而90後是一群有活力有想法的人,在快速發展的時代中長大,在職場上也更重視“高成效”,人際關係追求簡單化,不喜歡複雜、拘束的制度和流程。這種矛盾,會讓90後員工覺得“不自由”,在工作中,會把這種“不自由”的不舒適感不斷放大,最終一言不合就辭職。
“我認為,企業也應該做出一些調整,比如管理逐漸扁平化,多跟員工溝通,下班後多組織團隊建設,讓大家玩在一起等等。”
相對於大企業,90後“一言不合”就辭職的現象在大多數創業公司更為常見,韓小姐是一家互聯網金融創業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負責人,她説,“90後的員工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比較有個性、隨性。有是決定去留是隨心所欲的,可能坐班一天就直接走人了。”韓小姐説,為了讓員工更有歸屬感,很多創業公司會通過各種途徑讓更多員工反饋自己的想法,並盡可能滿足,且讓每個員工都可以直接與CEO溝通,“這種自由平等的氛圍對90後來説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企業需要在這方面下點功夫才能留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