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神十一"航天員5天飯菜不重樣 能吃土豆燒牛肉等百餘食品

2016-10-17 10:19:58|來源:北京晨報|編輯:趙妍

  原標題:神舟十一號航天員5天飯菜不重樣 能吃土豆燒牛肉等百餘食品

  此次飛天,兩位航天員將在軌飛行33天,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最長的一次載人航天飛行。兩位航天員將進行怎樣的分工?他們將進行怎樣的太空體驗?食品是否符合航天員的口味?

  倆航天員互為備份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介紹説,在任務中,兩位航天員互為備份,他們均具備飛船駕駛、組合體管理、手動交會對接以及故障情況下的應急處置能力。在整個飛行任務期間,他們將要完成飛船的操控、在軌的試驗操作、健康保障、生活照料以及科普演示等各項任務。

  每天8小時工作制

  武平説,航天員將實行每週六天每天八小時的工作制,並且他們在天上是與地面執行一樣的作息時間,也就是白天八小時工作,晚上要進行休息。

  他們在天上可以通過騎自行車和在太空跑臺上跑步來鍛鍊身體。還可以通過視頻、郵件等在天地之間進行親情的交流。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昨天做客央視時還透露,航天員還能收看到地面向太空推送的電視節目,能打乒乓球。

  進行植物栽培等試驗

  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後將開展多項在軌試驗,比如,航天員將在軌接受醫學超聲檢查,地面可以實時檢測到航天員的心肺功能,這在我國載人航天飛行中是第一次。他們在軌還將參與多項科學實驗,如更換空間材料製備的樣品,進行太空的植物栽培等,在軌進行典型的維修操作以及驗證人機協同的操作技術。

  此外,航天員還將進行天上的科普活動和展示。隨神舟十一號飛船上去的有香港中學生太空科技與設計大賽的太空養蠶、雙擺和聚合物薄膜三個試驗項目,將幫助中小學生掌握和了解在微重力環境下事物的狀態變化。而太空日記、家書載夢、挑戰不可能等多項展示性活動,也將會引起大眾的廣泛關注和興趣。

  航天員五天飯菜不重樣

  據了解,神舟九號飛天時,航天員的食譜週期是4天,準備了70多種食物。因此次駐留時間更長,航天員攜帶的食品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飲品、調味品和保健性食品,一共有6大類100多種食品。

  主食有米飯,炒麵,牛肉米粉等,菜品有土豆燒牛肉,油燜筍,蘿蔔燒山珍,白菜蛋花湯,還有飲料桃汁等等。食譜週期較以往也有所延長,5天內不重樣。同時還考慮了一些個性化的需求,食品的感官接受性也增強了,帶上去的食品都是這兩位航天員喜歡吃的。任務前,航天員在地面進行試吃,他們感覺還是很滿意的。

  在眾多食品包中,橘黃色包是應急狀態包,每名航天員一人一天的儲備食品和應急飲水,為了應對飛船推遲返回或是返回後航天員等待救援期間提供的食品和飲水。

  另外,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製了太空食品加熱裝置,確保航天員在太空能夠吃到熱食。

  人物

  景海鵬:太空度過50歲生日

  如今已是少將的景海鵬,將在他的第三次太空旅行中度過自己50歲的生日。景海鵬説,航天員這份工作充滿風險,甚至危險,但他熱愛甚至享受這份工作。

  談夢想:不想讓靈魂“失重”

  景海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他小時候的夢想是打籃球。“我是在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夢想之後,才有了當航天員的夢想,才有了飛天的夢想。”景海鵬説,一個夢想實現了,必須有下一個夢想,否則人就會垮掉。就像人在太空身體會失重;回到地面,如果沒有夢想,靈魂就會“失重”。

  為了神十一的夢想,過去的一年時間,景海鵬幾乎沒有出過航天城,幾乎沒有雙休日,每天晚上12點之前幾乎沒有睡過……

  談未來: 期待中國空間站

  在昨天的記者見面會上,景海鵬説,有幸第三次出征太空,要感謝祖國和人民,感謝萬千航天科技工作者,“我決心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當好一名航天員”。

  按計劃中國空間站將於2020年前後建成,那時54歲的景海鵬有何期待?景海鵬説,中國空間站將是中國人在太空美麗的家園,也是所有航天員夢想的宿營地。作為一名航天員,他當然充滿著期待。世界上有的航天員連續飛行7次,有的航天員飛行超過400天,有的航天員累計飛行超過800天,要向他們學習。“對空間站來説,我是一名新兵,也期待著為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和發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談隊友:新老搭配幹活不累

  評價搭檔陳冬,景海鵬曾在接受採訪時幽默地説,“你問我對陳冬滿意嗎?我的回答是兩個字:很滿意。三個字:非常滿意”。

  景海鵬説,作為第二批航天員,陳冬富有朝氣、活力和生機,對載人航天事業充滿熱愛;作為首批航天員,自己的閱歷和磨礪更多一些。“剛好互補——新老搭配,幹活不累!”

  陳冬:飛天時機不早也不晚

  個子挺拔,外表俊朗帥氣,航天員陳冬將是我國第二批航天員中,第一位飛上太空的航天員。6年的訓練,等來一次飛天,他説,“不早也不晚 時機剛剛好。”

  談入選:偶像楊利偉面試

  2003年,剛分配到飛行部隊的陳冬看直播,得知楊利偉和他一樣也是強擊機飛行員出身,“有一天我會不會當航天員?”2008年9月27號下午,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在太空揮舞國旗的身影又一次觸動了他。第二年,他參加了我國第二批航天員選拔。

  非常幸運,竟然是楊利偉面試的陳冬。“他問我願不願意成為航天員,怎麼看到這個職業。”陳冬回答説,要把它當成事業幹,不但要幹好,還要把全身心投入進來。

  談首飛:任務來得剛剛好

  2010年成為第二批航天員,時隔六年第一次執行任務,昨天的見面會上,記者問他“和預期相比,是快了還是慢了?”陳冬答道,“不早也不晚,時機剛剛好。”

  陳冬説,從加入航天員隊伍以來就一直在準備,“我準備了6年,景師兄已經準備了18年。”

  陳冬説,根據這次任務的特點他進行專項訓練,重點提升了在軌的應急情況處置能力、醫學急救和互救能力以及空間實驗能力。

  談搭檔:是老師也是兄長

  談到和搭檔一起執行任務是什麼感覺。陳冬説,景海鵬在工作中是老師,在生活中是兄長,他工作非常認真,要求也非常嚴格,非常豐富。這次能和景師兄組成飛行乘組,覺得自己很幸運,心裏也很踏實,非常有底。

  北京晨報記者 韓娜 新華社供圖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