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奇人奇事口口相傳 紅軍奇跡激勵後人(組圖)

2016-10-18 18:40:3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杜軍帥

赤水河邊 紅軍一渡赤水的土城古鎮風景美 拍攝:臺林珍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臺林珍、王姍姍、王全文、王曦、黃越、遵義臺李俊):10月22日是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紀念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人類近現代戰爭史上的英雄史詩,也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四渡赤水之戰無疑是長征奇跡中的一個典範,以出色的運動戰變被動為主動,牢牢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從而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烏江天險重飛渡,兵臨貴陽逼昆明。敵人棄甲丟煙槍,我軍乘勝趕路程。調虎離山襲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長征組歌中的這首《四渡赤水出奇兵》在中國廣為流傳。長江上游的赤水河流經雲南、貴州、四川三省,因沿岸丹霞地貌導致水色赤紅而得名。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的指揮下,採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三個月之內四次渡過赤水河,縱橫馳騁于川黔滇三省,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國民黨軍隊欲圍殲紅軍于川黔滇邊境的企圖,紅軍取得了戰略轉移中決定性的勝利。

  四渡赤水可以説是長征中紅軍打的最漂亮的一場仗。1960年,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訪問中國時,盛讚毛澤東指揮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稱可以與世界歷史上任何偉大的戰役相媲美。毛澤東卻説:“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筆”。四渡赤水紀念館的講解員任丹彤介紹説,1935年1月29日淩晨,三萬紅軍搭設浮橋,從土城一渡赤水河,由此拉開四渡赤水戰役的序幕。現在很多人來赤水參觀,就想親身感受80多年前的這個奇跡。“一渡赤水時紅軍是被迫,到三渡(赤水)時,(紅軍)被動轉主動,最後(四渡赤水時紅軍)用調虎離山之計。中央紅軍三萬多人,可以在國民黨軍隊四十萬多人的重重包圍之下,(最終)突破,這一段歷史非常非常偉大。”

  赤水河畔,當年紅軍將士駐紮過的土城鎮裏,四渡赤水紀念館、中國女紅軍街、青杠坡烈士紀念園、紅軍醫院紀念館等紅色景點,成為這座千年古鎮的新底色。古鎮上有一條街道被命名為女紅軍街,紀念曾經駐紮過的女紅軍戰士。不遠處是中國唯一的女紅軍紀念館,裏面詳細介紹了這些長征中的“奇女子”的故事。參加紅一方面軍長征的女戰士有32人,主要包括蔡暢、鄧穎超、康克清、賀子珍等中央蘇區黨政軍領導的家屬。紀念館講解員黃佳介紹説,長征途中,女紅軍經受了更多的艱辛。“毛澤東的夫人賀子珍,一渡赤水河,她分娩,情況緊急,她連孩子的模樣都沒看清,也沒給孩子起名字,就把孩子送給了當地百姓,自己踏上漫漫征途。就是這位女姓,分娩後不到十天,為營救同志,身上十多處被扎傷,其中七塊彈片,深深地嵌入她的身體進裏,終身沒能撥出,每天秋冬季節,她都要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傳説毛澤東平生三次落淚,有一次就是為賀子珍。鄧穎超第一次懷孕時,緊急任務在身,她便打掉了孩子,本想還有機會做母親,沒想到第二次懷孕時難産,三天三夜沒有生下來,孩子最後也夭折了。後來,她和周恩來總理收養了近百位烈士的子女,把他們當自己的親生孩子對待,被親切地稱為周爸爸和鄧媽媽。”

  在土城鎮四渡赤水紀念館擔任講解員的任丹彤是本地人,大學學習的計算機專業。談到轉行的原因,這位1993年出生的姑娘説,她希望把家鄉的長征文化講給更多的人聽,讓人們了解這段不平凡的歷史。確實,紅軍長征中的奇絕故事俯拾皆是。四渡赤水戰役中有一個名揚天下的地方,貴州仁懷市茅臺鎮,國酒茅臺的故鄉,也是紅軍三渡赤水的地方。今年,正值長征勝利80週年,茅臺鎮的“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園區”迎來紅色旅遊高潮。紅軍紀念園的講解員方泓蘇説,茅臺鎮流傳著許多紅軍戰士與國酒茅臺的故事。“紅軍長征經過了很多戰爭,又是翻山越嶺的情況,能想像當時生活條件多麼艱難。而且他們一路都是被動受敵的情況,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我們的酒代替藥品,起到了消毒療傷和解乏的作用,當時對紅軍身體恢復起到好的作用。這在革命紅軍先輩的回憶錄裏,都有記載。”

  方泓蘇介紹説,1935年的茅臺酒,比現在的53度度數還高些,活血、消毒、療傷效果奇佳。她説,當地流傳著紅軍在茅臺鎮的故事,説紅軍戰士嚴守紀律,堅持公平買賣,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紅軍從茅臺鎮第三次渡過赤水河後,再入川南,粉碎了國民黨企圖“圍剿”紅軍于遵義的打算。紅軍在仁懷境內停留時間雖然只有三天,但留下的故事如茅臺酒一樣回味悠長,長征精神沉澱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人們心中回蕩。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