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辯論“互撕”揭醜運動“低劣”
聚焦美國大選電視辯論
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前最後一次候選人辯論,將於美國東部時間10月19日晚9時舉行。在美媒看來,前兩次辯論不僅沒有贏家,兩人反倒收穫一片“差評”。美國選民最頭疼的是,“這屆候選人不行”。希拉裏“郵件門”、遮掩健康狀況,以及特朗普連爆種族主義言論和侮辱女性劣跡,讓兩個候選人被稱為“美國史上最不討人喜歡的總統候選人”。回顧看來,美國總統辯論從1960年正式確立至今,電視辯論平臺已經“跑偏”,沒有發揮“為選民提供更多信息”的作用,逐步淪為一場候選人嘩眾取寵、 “比爛、撕醜”的表演場、真人秀。
“兩辯”剖析
負面選舉
達到極致
2016年,美國大選已經進行了兩場辯論,這次辯論或將作為“格調最低”案例載入美國史冊。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説:“這可能是我見過的格調最低下的辯論,特別是第二場。從第一場到第二場,越辯越糟糕。”第一場辯論中,兩人就“郵件門”和交稅記錄等問題互相攻擊,起碼還談到各自的施政計劃。在這場辯論中,特朗普提到要提高關稅、要把就業機會從別的國家搶回來,希拉裏稱要扶持中小企業、提高最低工資。
陶文釗表示,雖然從政見意義上乏善可陳,但雙方基本闡述了各自的政策主張。整場辯論下來,希拉裏表現優於特朗普,狀態保持得很好。儘管不斷地被特朗普打斷,但希拉裏不氣不惱。
第二場辯論前,特朗普“錄音門”事件曝光,直接導致兩人在辯論中完全把“節操”丟了。雙方既沒有緊靠議題發言,未回應選民關注的政治議題,而是緊抓“錄音門”、“郵件門”唇槍舌劍,幾乎將90分鐘都用來揭短和互批,“完全不是總統候選人的樣子”。“現代史上最俗氣的辯論”、“史上最醜陋辯論”、“全是蠻辯”……美國《紐約時報》、政客新聞網等媒體在此後報道中毫不掩飾對於此次辯論的失望。
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刁大明認為,到第二場辯論,負面選舉已經達到一種極致狀態。“雖然兩場辯論都是以政策議題展開,但我們不難發現,兩黨候選人在簡單地回應政策後,馬上進入攻擊對方的態勢上去,其低俗程度可見一斑。”
經典論戰
裏根“金句”
奠定勝局
1980年美國大選辯論時,裏根面對競選對手卡特,向選民拋出一個經典的問題:“你們的日子比4年前好過了嗎?”借著這個問題,裏根為自己贏得了廣大選民的贊同。4年後裏根競選連任時,又在辯論過程中重復這句話,從側面誇自己上任後美國經濟比之前有明顯起色。這個“經典問題”出現在後來多次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中。
同樣在1980年,裏根還上演“一語逆轉局勢”戲碼。1980年10月28日,卡特原打算採取攻勢,挑剔裏根是“靠在全國巡迴攻擊醫保成名”。頗有幽默感的裏根淡定地微笑回應:“你又來了”。這個簡單的句子錶明瞭卡特的觀點並非不容“歪曲”,甚至帶來了那次大選的關鍵性逆轉。
刁大明認為,電視辯論將候選人的演講臺搬進選民客廳,為選民提供了一次比較候選人現場表現和公眾期待的機會。他説:“從歷史上看,如果公眾對候選人的期待很高,那麼較差辯論表現會讓候選人嚴重‘掉粉’,老布什、戈爾都是這種情況。所以,很多在民調中領先的候選人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希拉裏第二場辯論中採取守勢,估計就是出於這種心態。”
辯論初衷
看清候選人
政見與人格
1948年,共和黨兩位當紅人物托馬斯·杜威和哈羅德·斯坦森就通過廣播實時播放,首開歷史先河。當時,不少人對這種做法存有顧慮,連辯論發起人杜威也毫不避諱地表示,自己一度對公開辯論有所懷疑。
當時這場辯論並非電視直播,並未取得想像中的傳播效果。此後若干年間,總統候選人公開辯論一度銷聲匿跡。
直到1960年,依託科技進步,民主黨候選人肯尼迪和時任副總統、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松作為對手出現在電視直播現場,美國選民第一次透過電視“看清楚”總統候選人的政見立場與人格特質。
這次電視辯論開創了美國大選“新常態”,辯論初衷是為了讓選民更看清候選人政見與人格。但接下來三屆美國大選沒有舉行兩黨候選人之間的電視辯論,大部分原因是當時衛冕的一方覺得沒必要。
儘管如此,從1976年開始,這項活動被確認為大選“傳統項目”,逐漸成為候選人贏得支持率最重要的手段。
形式演變
候選人可
相互拷問
總統候選人辯論的組織形式和參與者也經歷過調整,始終圍繞著“為美國民眾提供更多有用信息”目的進行,效果卻不一定盡如人意。
從1980年起,電視辯論取消候選人8分鐘開場陳述,直接進入媒體代表輪流提問環節。從這一年開始,每場辯論有了規定議題,且分為上、下半場。
1987年,總統大選辯論委員會(CPD)建立,與共和、民主兩黨持續商討和策劃總統候選人的電視辯論事宜,以協議方式建立一套辯論規則。該組織經費全由民間募款而來,從正式成立起就確定非營利性質和“不接受政府與政黨的捐贈”原則。
從1992年起,總統候選人辯論第二場開始採用“市民會議”方式進行。“二辯”中提問人不再是媒體記者,而是209位經過抽樣挑選的自由選民。這項改變擴大了選民直接參與的層次。從1996年開始,媒體提問人角色也退出總統候選人辯論。除第二場市民會議之外,“一辯”和“三辯”都只有主持人全程負責提問。
2008年總統大選時,時任總統大選辯論委員會主席説:“公眾有權在電視轉播的限制下,儘量多地知曉候選人對國是的看法。”美國兩黨因而商議出新的候選人電視辯論規則,引入了辯手討論的時間。
2008年設立的新規則是:每場辯論總計90分鐘,成8個“10分鍾小節”,其餘時間為開場白和總結。每個小節談一個話題,由主持人引入話題,然後兩名候選人分別有1分鐘時間表達觀點,有7分鐘用來相互詰辯。通過放寬發言時間限制,主持人可以讓候選人相互提問。正是這樣的規則設計,為今年希拉裏和特朗普臺上“當面互撕”提供機會。
辯論背後
拿不出方案
只能“互黑”
對於今年的大選辯論,刁大明表示,這是一場以候選人為中心的辯論。普通民眾期待了解的是對現實問題的解決方案,但由於政策和數據不容易理解,他們最後關注的就剩下候選人本身,比如候選人的個人形象。“公眾得住某個候選人的真知灼見嗎?電視辯論候選人的中心化是一種選秀或造星過程,就類似一場選美比賽。”他説。“觀眾們偏愛醜聞,互相揭短也就成為候選人的必殺技。”
其次,候選人拿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只能用互黑吸引選民。“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國內問題頻發,兩黨候選人基本上都拿不出一個既能令對方滿意、又能解決問題的方案。”刁大明指出。“無計可施之下,他們只能採用其他套路來吸引選民,就造成‘負面選舉年年有,只是今年特別多’的局面”。
專家觀點:“黨爭”刺激社會大分裂
美聯社稱,一些美國選民受夠特朗普和希拉裏,對此次總統大選失望,考慮放棄投票。
陶文釗表示,兩次辯論後,兩人支持率並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也説明選民對這兩個人都不滿意。
“第一次辯論期間,我在華盛頓走訪了很多共和黨的人。即使在黨派內部,觀點也無法達成一致。”陶文釗説,比如有些共和黨人表示仍然會給特朗普投票,“就算特朗普沒有腦子、沒有班底,我們可以給他提供腦子和班底”。也有共和黨人表示,既不會支持特朗普、也不會支持希拉裏。同樣,在民主黨內部,意見也並不一致,桑德斯的支持者很多都表示不會支持希拉裏。
陶文釗認為,這首先暴露出候選人夠不夠格當總統的問題。從已知信息看,兩個候選人都存在不可忽視的缺點。“1984年我在美國學習的時,有一個參選者競爭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這時,美國主流媒體刊登一張照片,就是應召女郎坐在他的大腿上。這個人隨後就退出選舉,不僅如此,而且他後來都在政壇銷聲匿跡。”如今,特朗普和希拉裏的“黑料”,比起當年候選人嚴重得多,美國選民只能在他們之中“二選一”。
其次,“美國黨派鬥爭越來越厲害,黨爭尖銳化刺激了美國社會的分裂。在兩黨內,左的更左,右的更右。現在兩黨推選出來的這兩個候選人,就是這種分裂的體現。”陶文釗説,奧巴馬執政時期,共和黨在國會裏否定政府提出的諸多議案,背後很大一個因素就是黨爭,甚至“為反對而反對”。“將黨派利益放在國家利益、人民訴求之上。”
“有些美國的精英辯白説,這不是體制問題,這是政治問題。所以他們認為美國應該改革政治。”陶文釗説。無論在言語上如何區分,這次大選都深刻地暴露了美國民主存在的弊病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