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霧霾凈化塔 治霾效果惹爭議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琳):據北京市氣象臺預報,25日開始,北京將再度遭遇霧霾天氣。在這樣的天氣裏,讓坐落在北京望京地區的一座霧霾凈化塔迅速走紅起來。但是,這個看上去挺美好的一個裝置,“治霾”真的管用嗎?
這座7米高的霧霾凈化塔,由荷蘭設計師丹•羅斯加德和他的專家團隊共同建造,在今年9月底進駐了北京望京地區798藝術園區內。目前,霧霾凈化塔的調試工作還在進行當中。據霧霾凈化塔的設計師丹•羅斯加德介紹,塔的原理就是靜電吸附。“它是一個關乎每一個人凈化空氣的夢想,通過離子凈化技術凈化,把乾淨的空氣從四週排出去。”
簡單的説,就是塔內有一台強大的真空吸塵器,利用電離技術吸入霧霾,濾掉其中的有害顆粒,然後排出凈化後的空氣。與一些靜電吸附凈化器不同的是,霧霾凈化塔使用了擁有環保專利的無臭氧離子技術,在吸附和過濾的過程中不會釋放臭氧,避免了對環境造成新的污染。
設計團隊稱,霧霾凈化塔每小時可以凈化3萬立方米的空氣,但耗電量只相當於一隻1400瓦的電水壺。36小時內,它可以凈化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空間內70%至80%的空氣。
不過,自“霧霾凈化塔”進駐以來,它的效果如何,是不是一個可以繼續推廣的“除霾神器”?還是宣傳意義大過實際效用?這些問題都在引發著人們的熱議。
每天在“霧霾凈化塔”附近工作的保安老韓對塔的凈化效果表達了稱讚:“霧霾這麼多天,呼吸順暢度感覺挺不錯。”
但是有專家卻指出,根據霧霾凈化塔每小時能凈化3萬立方米的空氣,可捕捉收集空氣中至少75%的PM2.5和PM10霧霾顆粒計算,在嚴重污染條件下,這座塔每小時吸收PM2.5總量為4.5克,還不到一勺鹽的重量。也有專家認為,霧霾凈化塔每小時凈化3萬立方空氣,最多相當於一個中型餐館油煙處理的量。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程會強表示,這個所謂的治霾“神器”只能起到實驗作用,對周圍環境並不能産生什麼實質作用。“這個設備它在國外測試的效果肯定要比在國內好的多。這種治霾神器只是我們很多公眾的一種期盼,但是不能根本上解決解決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
也有媒體評論説,即使霧霾塔能在北京達到同等效率,按污染層100米高算,如果要凈化北京五環內的空氣,大概需要10萬台霧霾塔。還有媒體指出,眾所週知,空氣凈化器只有被放置在密閉或半密閉的空間內,才能充分發揮凈化空氣的作用。而霧霾凈化塔這個“空氣凈化器”,卻被放置在空曠的室外,對緩解霧霾不會産生什麼影響,似乎只能被當做一件藝術品。這種評論也得到了一些普通老百姓的贊同:“我覺得這是一個藝術作品,作為藝術作品來講,它不一定有什麼現實的實用價值,主要是啟發人們更多的思考。”
對此,這座“霧霾凈化塔”的設計師丹•羅斯加德表示,一座霧霾進化塔確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它的效果只是開啟了一種新的對話機制,讓人們通過這個項目交流減霾的新思路。
而作為這一項目的中國邀請方,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表示,引進霧霾凈化塔的主要考量是其警示作用,是為了推動對霧霾的治理。用霧霾塔來解決北京的霧霾問題的想法無疑是天方夜譚。該協會秘書長劉國正表示,霧霾治理的關鍵還是要在源頭治理上下功夫,一定要下大力氣抓好結構減排、産業結構調整、控煤、控煙和機動車尾氣治理等措施。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也認為,要治理霧霾,源頭治理是關鍵:“從科學治霾、精準治霾的角度説,我們更重要的是把污染源控制住,把污染物的排放強度降下來,這才是我們的根本之措。”
中國環境記協還表示,霧霾凈化塔的治霾功效在北京還需接受不同氣象條件和不同霧霾條件下的測試。而這項工作,他們正委託第三方環境監測機構在進行之中。結果出來後,將會及時向社會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