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萬聖節變“兒童鬼節”戕害孩子

2016-10-26 14:28:35|來源:東方網|編輯:王瑞芳

  10月24日,南京一名幼兒園孩子的家長髮帖稱:“外國的鬼節也要過,還要帶萬聖節的服裝和道具,我就呵呵了,是不是冬至也要帶紙錢去幼兒園燒呀?”揚子晚報記者昨天在南京幾家商場探訪發現,不少幼兒園家長帶著孩子來買萬聖節道具,都説是幼兒園佈置的作業。一些家長表示不解:為啥幼兒園對學齡前孩子從小就進行如此“崇洋”的教育?(10月25日《揚子晚報》)

  每年10月31日的萬聖節是舶來品,起源於西方,就像聖誕節、2月14日的情人節等英語國家的節日一樣,受到國內年輕人的熱捧,商家借此機會大肆宣傳,讓更多人跟風。近些年來,萬聖節總是能製造點新聞出來,如有人裝扮成僵屍、吸血鬼等,走上街頭,把路人嚇到不輕等等。離今年的萬聖節還有幾天,很多校園就開始佈置起作業,將萬聖節作為一項重要活動,如有些幼兒園還讓家長們替孩子買萬聖節道具,説給孩子過萬聖節。

  本來在西方國家,“萬聖節”的前一夜,孩子們穿上服飾、戴上面具,去挨家挨戶敲門,索要糖果或者搗蛋,但在中國,商場裏售賣著僵屍鬼怪等嚇人的面具,萬聖節成了戴著鬼怪面具嚇人的恐怖遊戲。其原因在於,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節日,國人並沒能充分理解其內涵,簡單而膚淺地將其認為就是一種戴上鬼面具人嚇人的遊戲。這也是一種“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西方人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萬聖節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借此再生。萬聖節就如同中國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中西方不同的“鬼節”,本意都寄予了人死後獲得再生的美好希望,是極為嚴肅的節日。

  雖然西方的萬聖節,確實變得有些娛樂化,但並沒有像國內這樣,只剩下了娛樂化,來到中國的萬聖節,甚至變成了一場惡俗的狂歡,影響了他人的正常生活和社會的正常秩序。這種惡俗的狂歡,還呈現低齡化跟風現象,孩子們並沒有像西方一樣,穿上服飾,到處敲門討要糖果,讓萬聖節變成讓孩子高興,讓成人更加懂得愛護孩子的節日,國內的孩子卻是穿上恐怖的鬼怪衣物,相互追逐。

  這種做法,對於孩子的性格養成並不是好事,尤其是幼兒園的孩子,他們的心智成長很可能受到這種恐怖遊戲的影響,給孩子們帶來心理陰影,影響他們的成長。一些學校盲目跟風,把追捧西方節日當成時髦,似乎不過這些節日,便顯得落伍與守舊。過西方節日並不是壞事,但不管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是外來的西方節日,都不能變得一場庸俗與惡俗的狂歡,不能完全扭曲了節日的本義。

  西方節日並不是中國的法定節日與傳統節日,學校更不能強制學生去過,最好不要將西方節日當成學校活動的規定動作,給學生佈置難以完成的作業,要能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何況,相對西方節日,學校更應該加強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宣傳與教育,培養孩子對中國優秀文化的認同感,讓學生做傳統文化的傳承人。而不至於讓狂熱追捧西方文化的國人,邯鄲學步,對傳統文化生疏,對西方文化也成了腦殘式的鸚鵡學舌,只懂得戴上西方文化的“鬼臉”,扮演著東方的“小丑”。(戴先任)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