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伏生》將亮相十一藝節 史詩話劇的文化傳承觀
訪談現場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偲瑤):國家話劇院精品力作的史詩話劇《伏生》將於10月27日、28日在榆林職技神木校區活動中心作為第十五屆“文華獎”參評劇目參加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這部以秦始皇焚書坑儒為時代背景、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力作,是“從傳統文化深處,走向現代舞臺的表達。”
侯岩松:狂背《尚書》 塑造一個好酒的“秦朝博士”
話劇《伏生》是國家話劇院2013年年底推出的劇目,由王曉鷹導演、由孟冰、馮必烈編劇,嚴龍、張華翔舞美設計,侯岩松、涂岩松主演。該劇講述了焚書坑儒時,伏生以身力保《尚書》的故事。他因教《尚書》出名,且有《尚書》孤本孔子批註版,若不焚《尚書》他便會有殺身之禍。歷史記載伏生冒死把《尚書》藏在他家的墻壁裏,逃出去好多年,等他再回來的時候,發現因為雨水以及其他客觀因素墻裏面的50部《尚書》已經爛掉了一半,還剩27、28本,他就拿這27、28本再去教,另外那些爛掉的他已藏于腹中。因為他《尚書》才流傳了下來,所以叫史無伏生便無《尚書》,即使有了《尚書》因為沒有伏生,別人也不會懂。伏生是一位用生命扛起文化堅守的學者。
提起伏生,很多人都感到陌生。主演侯岩松也有這樣的難題,“創作演繹伏生這個人物一開始真的太難了”,侯岩松在採訪中説。當時去找伏生的資料,就只找到史記裏那短短的一小段。侯岩松説,一開始有將近一週的時間對於這個人物角色的揣摩和把握還是不夠到位。“有一段時間,其他周圍的配角包括我們的歌隊、演員有的都演得很好了,他那就好像八字一撇,另一撇還沒有寫出來,”王曉鷹導演笑談。既是文學大家又是秦朝博士,為塑造好這個角色侯岩松在排練廳待了三天,演到焚書的時候,侯岩松對著導演和觀眾直面著倒了下去。因為這一舉動導演和他都感受到了伏生人物性格中的特質。後來,侯岩松又融合了自己在戲曲和音樂劇方面的造詣,對塑造伏生這一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大作用。
本劇通過涂岩松和侯岩松的演繹體現儒法之爭,便是伏生與李斯之爭:伏生保書,李斯焚書;伏生堅守儒學,李斯力捍法家;伏生妻離子散,李斯腦袋分家;李斯的步步為營,最終也無法阻擋伏生的棋勝一招。劇中一幕是李斯將死遇到伏生,此前伏生為保命不得已而裝瘋賣傻。李斯看到伏生很是得意,雖然李斯即將被腰斬,但是伏生家破人亡、書籍被毀、名譽被毀,如過街老鼠般,李斯認為他總歸是贏了這大半生的爭鬥。伏生卻知自己並沒有輸,於是他當著李斯的面背出了《尚書》,“四句為一段,我背了十段。這段戲是情感的集中爆發,雖然觀眾聽不懂,但每次都收穫雷鳴般的掌聲,”侯岩松告訴我們。伏生是在用生命的力量表達,伏生不死《尚書》不亡。
王曉鷹:汲取傳統文化意蘊 創造中國式舞臺意象
“我把《伏生》概括為一齣從傳統文化深處,走向現代舞臺表達的創造中國式舞臺意象的戲劇,”王曉鷹導演表示,我們的創作並非只是為了講述一個兩千多年前孔門嫡傳大儒如何傳承儒家文化的故事,而是希望通過圍繞《尚書》建立起伏生與李斯二人的生命對峙,表達對現代文化問題的思考和感悟。劇中伏生的文化理想是寬容相對、多元並存,不以一時一勢的功利需要而取捨存廢,他活到了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時代,但是他仍舊感到孤獨,因為這並非他所願。
《伏生》的舞臺意象表達具有中國戲曲的神韻,卻出離戲曲的外形。大量的傳統服飾、傳統發飾、傳統音樂經過現代化處理成為一種現代表達的舞臺藝術語言,用中國式文化的傳統碎片,構成了現代戲劇的完整表達。把歷史搬上舞臺,是為了更好地啟發人們感悟歷史、傳承傳統文化。“這次來參加藝術節,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伏生,了解話劇這門藝術並傳承傳統文化,也是國家話劇院的責任,”王曉鷹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