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脫維亞國家概況
(最近更新時間:2016年7月)
國名 拉脫維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Latvia)
面積 64589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62046平方公里,內水面積2543平方公里。
人口 228萬(2014年)。拉脫維亞族佔62%,俄羅斯族佔26%,白俄羅斯族佔3%,烏克蘭族佔2%,波蘭族佔2%。此外還有猶太、愛沙尼亞等民族。官方語言為拉脫維亞語,通用俄語。主要信奉基督教路德教派和東正教。
首都 里加(Riga),人口71萬(2014年),1月平均氣溫-4.6℃,7月平均氣溫21.4℃,全年平均氣溫6.7℃。
國家元首 總統萊蒙德斯·韋約尼斯(Raimonds VEJONIS),2015年6月當選,7月就職。
重要節日 獨立日(國慶日):11月18日
簡 況 位於波羅的海東岸,北與愛沙尼亞,南與立陶宛,東與俄羅斯,東南與白俄羅斯接壤。國界線總長1862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為丘陵和平原。氣候屬海洋性氣候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中間類型。1月平均氣溫-4.6℃,7月平均氣溫21.4℃,夜晚平均氣溫11℃。平均年降水量732毫米。
西元10世紀,建立早期的封建公國。12世紀末至1562年,被日耳曼十字軍侵佔,後歸屬德利沃尼亞政權。1583~1710年,先後被瑞典、波蘭—立陶宛公國瓜分。1710~1795年,被沙皇俄國佔領。1795~1918年,拉東部和西部分別被俄羅斯和德國割據。1918年11月18日,拉成為獨立的共和國。1939年8月,蘇聯和德國簽訂秘密條約,拉被劃入蘇聯勢力範圍。1940年6月,蘇軍根據蘇拉雙邊友好協議進駐拉,建立蘇維埃政權,同年7月21日成立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8月5日併入蘇聯。1941~1945年,被德國侵佔。二戰結束後,重新併入蘇聯。1990年5月4日,拉最高蘇維埃通過關於恢復拉脫維亞獨立的宣言,並改國名為拉脫維亞共和國。1991年8月22日,拉最高蘇維埃宣佈拉脫維亞共和國恢復獨立。同年9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承認拉獨立。9月17日,拉加入聯合國。
政 治 政局基本穩定。2015年12月,斯特勞尤馬總理辭職。韋約尼斯總統于2016年1月13日提名綠色農民聯盟黨人庫欽斯基斯為總理候選人。2月11日,拉脫維亞議會以60票贊成,32票反對審議通過了由綠色農民聯盟、團結黨和民族聯盟組成的新一屆政府成員名單,庫欽斯基斯正式出任總理,任期至2018年。
【憲法】1993年7月6日,拉議會通過決議,恢復1922年拉獨立初通過的憲法。1994年、1996年和1997年,議會三次對憲法進行了修訂。憲法規定拉脫維亞是獨立的民主共和國,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總統由議會選舉産生,任期四年,最多任兩屆,總任期不超過八年。總統任命總理並授權其組成政府(須經議會簡單多數通過)。
【議會】國家最高立法機構,實行一院制,由100名議員組成,任期四年,議員由18歲以上的公民直接選舉産生。參選黨必須獲得5%以上的選票才能進入議會。本屆議會是2014年10月選舉産生的第十二屆議會,共有6個議會黨團,其中和諧中心25席,團結黨23席,綠色農民聯盟21席,民族聯盟—一切為了拉脫維亞及祖國自由聯盟17席,真心為拉脫維亞7席,拉脫維亞地區聯盟7席。現任議長伊娜拉·穆爾涅採(Inara Murniece),女,民族聯盟成員,2014年11月當選。議會領導機構為議會主席團,由主席(即議長)、兩名副主席、秘書長和副秘書長5人組成。議會下設15個委員會,每年舉行春季和秋季兩次會議。
【政府】現政府于2016年2月成立,成員名單如下:總理馬裡斯·庫欽斯基斯(Maris KUCINSKIS,綠色農民聯盟),外交部長埃德加斯•林克維奇斯(Edgars RINKEVICS,團結黨),財政部長達娜•雷茲涅斯-奧佐拉(Dana REIZNIECE-OZOLA,女,綠色農民聯盟),文化部長達茜•梅爾巴爾德(Dace MELBARDE,女,民族聯盟),衛生部長因昆提斯•別列維奇斯(Guntis BELEVICS,綠色農民聯盟),環境保護與地區發展部長卡斯帕爾斯•格爾哈茨(Kaspars GERHARDS,民族聯盟),國防部長萊蒙德斯·伯格馬尼斯(Raimonds BERGMANIS,綠色農民聯盟),教育科技部長卡爾利斯•沙杜爾斯基斯(Karlis SADURSKIS,團結黨),福利部長雅尼斯·雷爾思(Janis REIRS,團結黨),農業部長雅尼斯•杜克拉伕斯(Janis DUKLAVS,綠色農民聯盟),交通部長烏爾迪斯•奧古利斯(Uldis AUGULIS,綠色農民聯盟),副總理兼經濟部長阿爾維爾斯•阿舍拉登斯(Arvils ASERADENS,團結黨),司法部長德金塔爾斯•拉斯納奇斯(Dzintars RASNACS,民族聯盟),內政部長裏查德斯•科茲羅夫斯基斯(Rihards KOZLOVSKIS,團結黨)。
【主要網址】總統府: http://www.president.lv;議會:http://www.saeima.lv;政府:http://www.mk.gov.lv;外交部:http://www.mfa.gov.lv。
【行政區劃】設有110個區和9個全國級市。
【司法機構】最高法院院長伊瓦爾斯·比奇克維奇斯(Ivars BICKOVICS),2008年6月就職。總檢察長埃裏克斯·卡爾梅耶斯(Ēriks KALNMEIERS),2010年7月就職。
【政黨】 截至2014年,在司法部登記註冊政黨和政治團體主要有:
(1)和諧中心聯盟(Harmony Center):反對黨。由“和諧”社會民主黨、拉脫維亞社會黨組成。其主體“和諧”社會民主黨由四黨合併成立於2010年。里加市長尼爾斯·烏沙科夫斯(Nils USAKOVS)同時擔任該黨主席。雅尼斯·烏爾巴諾維奇斯(Janis URBANOVICS)為和諧黨副主席及議會黨團主席。
(2)團結黨(Unity):執政聯盟成員。由新時代黨(New Era)、公民聯盟(Civic Union)和另類政治聯盟(Society for Other Politics)于2010年3月6日合併成立。議會黨團主席和黨主席均為阿博爾京娜(曾擔任第十、十一屆議會議長)
(3)民族聯盟——一切為了拉脫維亞及祖國自由聯盟(National Alliance "All For Latvia!" – "For Fatherland and Freedom/LNNK"):執政聯盟成員。由一切為了拉脫維亞黨(All For Latvia!)和為了祖國和自由黨(For Fatherland and Freedom/LNNK)于2010年合併成立。2011年7月23日轉為單一政黨。共同主席為加伊迪斯•貝爾津什(Gaidis BERZINS)和萊維斯·津塔爾斯(Raivis DZINTARS)。議會黨團主席為加伊迪斯•貝爾津什(Gaidis BERZINS)
(4)綠色農民聯盟(Union of Greens and Farmers):執政聯盟成員。由拉脫維亞農民聯盟(Latvia's Farmers' Union)和拉脫維亞綠黨(Green Party of Latvia)于2006年合併成立。聯盟主席為Armands Krauze。議會黨團主席為奧古斯特·布裏格曼尼斯(Augusts Brigmanis)。
其他政黨有:改革黨(Reform Party)、統一拉脫維亞人權黨(For Human Rights in United Latvia)、拉脫維亞社會民主工人黨(Latvian Social Democratic Workers’ Party)、最後黨(Last Party)、支持總統共和制黨(For a Presidential Republic)、人民控制黨(People's Control)、“自由、消除恐懼、仇恨與憤怒”黨(Freedom. Free from Fear, Hate and Anger)、基督民主聯盟(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s)等。
【重要人物】萊蒙德斯·韋約尼斯:總統。1966年6月生於俄羅斯西北部的普斯科夫。1995年獲拉脫維亞大學生物學碩士學位。早年從事教師、地方議員等職業,並在多家環保單位供職。2002年起進入拉政界。2002年至2003年任環境保護與地方發展部長。2003年至2011年任環境部長。2011年10月前任環境保護與地方發展部長。後任議員。2014年至2015年任國防部長。2015年6月當選總統,7月宣誓就職。懂英語、俄語。 伊娜拉·穆爾涅採(Inara Murniece)議長,女,1970年12月30日出生,2007年畢業于拉脫維亞大學經濟文化係,進入政壇前擔任記者、編輯,2011年辭去記者職務參加議會選舉並成功當選第十一屆議會議員,2014年9月當選第十二屆議會議員,11月4日就任議長。懂俄語、英語。 馬裡斯·庫欽斯基斯:總理。1961年11月出生於拉脫維亞瓦爾米耶拉。畢業于拉脫維亞大學經濟學系。1994年起歷任瓦爾米耶拉市政廳議員、地區理事會主席、市長、地區發展部長。2002年至2016年任議員,2014年起任議會長期發展委員會主席。2014年加入綠色農民聯盟。2016年1月被韋約尼斯總統正式提名為總理候選人。2月其內閣名單獲議會通過。 懂俄語、德語和基本英語。
經 濟1991年恢復獨立後,拉脫維亞按西方模式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推行私有化和自由市場經濟。1998年被正式接納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2008年遭國際金融危機重創,國內生産總值連續兩年下降達20%。2009年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盟75億歐元貸款援助,成功實施財政緊縮,2011年起恢復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