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廁所日不是一個笑話
德國烏爾姆大教堂是一座哥特式教堂,高161米,共有768級臺階,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教堂始建於1377年,直到1890年才全部完工。登上主塔樓143米高的平臺,可以俯瞰烏爾姆城和周邊,天氣好時甚至可以看到阿爾卑斯山。如今,這個教堂遇到了難以言説的危機,經常有人在教堂外墻小解,已經危及到教堂的建築安全,尿液中所含的鹽和酸正在侵蝕教堂的砂岩基層,對正在進行的翻修工作造成破壞。
教堂被認為是連接人世與天堂的橋梁和旅途,加上烏爾姆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也就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但是,如果被人的尿液繼續腐蝕下去,是不是會讓人很難再升入天堂呢?
印度被稱為最接近於神的民族,卻是廁所最少的國度。在印度廁所無處不在,大地就是最大的露天廁所。這個離神如此近的民族和地方到處都是開放式的廁所也意味著,到達天堂之旅或理想的彼岸是不需要廁所的。
僅僅從文化上來區分,印度好像是“恐糞文化”(牛糞除外),因為對自己的糞便無所顧忌,留給大地和自然來處理。但是,從中國對待糞便的傳統來看,卻是“愛糞文化”,中國人是一個愛糞便的民族,這表現為基本家家都會有廁所,而且農村的廁所與豬圈相通,以便收集糞便用於莊稼。
儘管不同文化對於是否擁有廁所和如何處置自身的糞便有截然不同的做法,但是公共衛生的發展為人們帶來了科學處理糞便的深邃眼光,同時,現實的境遇又從反面印證了如果沒有廁所,人們不只是無法到達天堂,就連在凡塵的生活都會陷入絕境。
2010年1月海地發生7.0級大地震,超過22萬人死亡。聯合國為協助災區重建、維護地區治安,向海地增派維和部隊。同年10月,海地爆發大規模霍亂,許多在地震中死裏逃生的民眾沒能逃過病魔。迄今,海地霍亂已導致77萬人感染,超過9000人死亡。而且新證據顯示,霍亂致死的人數遠比官方公佈的數據高。
為何海地會在霍亂中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原因也直指廁所,包括檢疫和基礎設施。首先出現疫情的地區是聯合國維和部隊駐紮地附近。在營地駐紮的這一隊維和士兵來自尼泊爾。2010年夏天,霍亂曾在尼泊爾大規模爆發。這些尼泊爾士兵由聯合國派遣到海地,執行6個月的輪換維和工作,但事前並沒有接受防疫檢查。他們的營地位於海地最大的河流阿蒂博尼特河的上游,由於衛生條件不到位,士兵們的排泄物直接排入阿蒂博尼特河。當排泄物排入河流後,當地的海地人還是直接飲用河水,並在河裏洗衣、洗澡。再加上溫暖的氣候和被地震破壞而基本上沒有基礎設施,為霍亂的爆發提供了溫床,下游的海地人幾乎立即受到水裏病菌的感染。
參與調查的美國研究人員在2011年7月美國的《新型傳染病》雜誌刊登一份獨立調查報告,認為海地霍亂疫情的病菌特徵和南亞地區病菌菌株高度相似。從時間和地點看,霍亂疫情由尼泊爾維和部隊人員帶入海地。防疫專家蘭坦尼表示,“DNA分析結果顯示,海地爆發的霍亂源頭應該是很少的幾個人,事實上我認為,可能只是一個人。”
一個人或幾個人不經過廁所的排泄就放倒了77萬人,足以證明廁所是多麼重要。遺憾的是,聯合國以聯合國維和人員有豁免權為由,拒絕賠償海地人。現在,烏爾姆大教堂的危機也來了——教堂遭到破壞,德國人會不會馬上修建廁所呢,看來也很難辦。因為,不單是德國,整個歐洲公共廁所都很緊缺。原因在於建廁所要花錢,只要是涉及政府公共設施建設,都得通過議會層層批准,曠日持久,拖得人們沒脾氣再提修建廁所之事了。
2013年7月,第6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11月19日設為“世界廁所日”。現在,不知德國,或者説歐洲,能否汲取海地的教訓,多建些公共廁所呢?(張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