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居民遷新居 貧困村整體搬遷——贛州精準扶貧見實效

2016-11-01 17:31:3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范琪妍

圖片默認標題

羊婆巷拆遷戶-蘇媛帆-謝文孝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夏文嫻):贛州位於江西南部,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也是紅軍長征出發的革命老區。受制于生産單一、交通落後等諸多不利因素,當地經濟一度處於欠發達狀態,扶貧致富的任務相當艱巨。對此,贛州市政府把精準扶貧工作列為“一號工程”,抓民生,辦實事,讓贛州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贛州冶金機械廠的74歲的退休職工蘇媛帆女士記憶中曾經居住的原贛州市章貢區羊婆巷棚戶區的老樣子。這個棚戶區面積大約3.8萬平方米,原來住著320戶居民。和蘇女士一樣,他們的房屋大多建於上個世紀中前期,並且多是土木、磚木結構,大多沒有排水設施和衛生間,衛生條件低下,加之因為年久失修,很多房屋已成了危舊房。不僅如此,片區內的道路狹窄,消防車無法進入,發生火災的安全隱患很大。“那講起來夠苦。一下雨瓦就會漏,要用桶來裝水,風一吹,瓦就往下掉。有的房子不是磚的,就是拿泥巴壘起來,這樣的房子經過了4、50年,就是一個洞一個洞。那都沒辦法,大家補一點泥巴就這樣住著。廁所是自己挖了一個坑,也是拿瓦和泥巴堆上去,周圍都是茅草,茅草長到一尺多高,上廁所好怕有蛇。”為貧困居民圓一個安居夢,贛州市實施了棚戶區危房改造工程,這一舉措使得上述局面發生了巨大的改觀。

  羊婆巷棚戶區被拆除,居民們也都搬進了新居。蘇媛帆女士也因為拆遷而獲得了一筆豐厚的養老錢,生活有了更好的保障。每每談起這些,蘇女士就難掩內心的興奮:“(鄰居)有的買了二手房、有的買了新房。我們家單位還有房,就沒去買,補了錢挺好的,6832元一平米,這個價格好! 6200元就能買到很不錯的一手房了,我這個40平米(的拆遷費)可以買得到兩室一廳60平米的二手房,只要三十多萬。以前企業工資不算高,有一筆錢養老不是很好嗎?心裏安心嘛。”

圖片默認標題

古嶂新村村民羅志道

  59歲的居民謝文孝的家族從清朝咸豐年間就生活在了羊婆巷,至今已經有150多年。祖輩給他留下來了100多平米的老房子。出於對故居的眷戀,一開始他並不願意搬出已經破破爛爛的老屋。當地政府的宣傳動員做得週密細緻,各種拆遷補償工作也非常及時和到位,這讓謝老對搬遷十分放心。如今,他已經用拆遷費購買了3套共190多平米的新房子。謝文孝認為,羊婆巷老百姓過上的好日子,離不開市政府的好政策和工作人員的細心工作。

  謝文孝説:“很感謝市政府,從根本上解決老百姓的問題,老百姓也舒心。(政府)顧到老百姓的利益,整個組織程式都很到位。我認為,我們國家如果繼續這樣走下去,老百姓是有盼頭的。”

  在贛州市農村的一些地區,由於自然條件惡劣等方面的原因,一些村落十分貧困,甚至出現了“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現象。對於這些貧困村落,當地政府採取了整體搬遷的策略。贛州于都縣羅坳鎮大橋村古嶂片區就是其中的典型。古嶂片區舊址位於地勢險峻的半山腰,僅有一條3.5米寬的盤山公路通往外界,遭受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的風險很大。過去,大多數村民們窮得只能住在殘破的土坯房裏面。當地生産條件也相當低下,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37畝,林地僅為3.19畝。

  70歲的村民羅志道回憶起一家五口人住五六十平米危房的日子。他説,因為惡劣的自然環境,全家不管如何辛勤勞動,都無法跳出貧困的圈子。羅志道説:“沒什麼收入,一個人六分土地,(全家一共)三畝,種稻子,我們的産量都很低,就三四百斤,沒有什麼別的收入了。我們這兒都是石山,樹都長不起來,農田裏都是沙土,不是粘土,天不下雨就乾旱了。”

  考慮到僅靠現有條件讓當地百姓實現脫貧致富的難度極大,于都縣政府決定幫助村民實施整體搬遷。到2014年,村民們全部告別了窮鄉僻壤,遷入了政府統一規劃建設的新居,每戶都分到了一個寬敞明亮的三層住房。目前古嶂新村已經建成安置房屋143棟。小區裏還設有商店、衛生所、健身廣場,配套的幼兒園正在建設中,真正實現了讓村民住得安心,過得開心。

  為了從長遠出發,建立長效長效脫貧發展機制,縣政府不僅僅是為貧困戶建設新居,還變傳統的“輸血”為“造血”,幫助他們提高生産能力、真正走上致富之路。在政府補貼和企業贊助下,古嶂新村每戶新居的屋頂上都安裝上了5000瓦光伏發電板,為村民們帶來了豐厚的收入,給他們擴大再生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羅志道介紹説:“(光伏發電板)安裝好以後,我們農戶貸款2萬8,政府貼息五年,還有三個翻番,五年不夠再五年、再五年。這給了我們收入的平臺。”

圖片默認標題

古嶂新村

  因為節能環保的補貼,光伏電站所發的電賣給國家電網,還可以獲得1.18元每度電的優惠價格。羅志道家的光伏發電板是今年8、9月份安裝的,僅僅兩個月,就已經發電4000多度,獲得了5000多元的收入,説起收入來,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如今,羅志道粉刷得乾乾淨淨的新家也不再是空蕩蕩的了,新添置的傢具,雙門大冰箱、大螢幕液晶電視一應俱全,生活一天天變得更滋潤了。

  在贛州市各級政府的努力下,當地貧困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得到了大幅改善,幸福指數顯著提升。據了解,贛州市政府計劃再用三年時間,實現全市貧困人口在2018年基本脫貧,走上共同致富的康莊大道。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