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質檢平臺 護航“首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
國際在線四川頻道報道(邱美智):“這個軟體檢查速度快,可靠性高,人工排查工作量小,比以往使用的模組式檢查軟體效率大幅提升……”這是四川測繪人之間常有的對話。近日,國際在線四川頻道走進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進行實地探訪。
據了解,他們口中所説的軟體,便是基於四川省測繪産品品質監督檢驗站信息化質檢平臺的一個子系統。質檢站著力打造的“信息化質檢平臺”是全國首套基於局域網及專業數據庫管理的大型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檢系統。成功為地理國情普查、省市基礎測繪、航空航天影像、地下管線、專題地圖等提供了質檢管理、檢查、評價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據四川省測繪産品品質監督檢驗站副站長譚理介紹,軟體帶有自動化評價和報告輸出功能,這兩項工作以前主要靠人工,花費的時間不比檢查本身少。從前一幅1:1萬樣本數據從檢查到評價至少需要兩天時間,有了這個系統,5分鐘就能完成過去兩天的質檢工作量。
據悉,該平臺目前在全國二十余個省、市的測繪質檢機構國情普查、公共平臺建設項目成果品質檢驗中得以廣泛應用,同時也被國家測繪産品品質檢驗測試中心應用在國情普查最終的成果品質驗收工作中,獲得較好的社會效益。
創新突破 搭建信息化質檢平臺
在全國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任務開始之初,時間緊、任務重,面對全新的項目,大家都有些手足無措,尤其是在如何檢測普查成果的問題上,更是讓人傷透了腦筋。面對困難,工作人員開展了大量的調研和學習,迅速搭建了具有檢驗管理、方案制定、自動化檢查啟動、進度監控、意見編輯與存儲、品質評價、報告輸出等多項功能的信息化質檢平臺。
或許,有困難的地方往往就意味著創新和突破。其中,針對國情普查的子系統“信息化地理國情普查質檢系統”通過整合、集成的方式挂接于質檢平台下,在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檢查驗收中進行試用。成功實現了地理國情普查數據成果品質檢驗的網絡化協同作業、各質檢工具的智慧調度以及項目、任務、質檢、報告的一體化管理,促進了品質檢驗工作的流程化、規範化管理,提升了質檢效率。
層層把關 保障普查成果品質
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工作啟動後,質檢站根據國情普查項目的特點和成果的主要品質特徵,制定了詳細的品質控制計劃和方案,配置合理的人力及設備資源,對影響成果品質的首件成果、過程品質、驗前檢查、技術問題處理等關鍵環節設立品質控制節點,做到實時高效地監控産品品質。
從第一次成果復查、階段性成果品質檢查到第五次重點針對標準時點核查驗前成果檢查,過程品質檢查循序漸進,有的放矢、環環相扣。在品質監督抽查過程中,每次監督抽查工作抽調20名質檢人員,組成3-4個抽查小組,歷時一個月,對四川省37家生産單位的普查過程進行了全覆蓋檢查。
為保證普查單位成果的二查質查,質檢站完善驗前檢查措施,針對普查單位未能完全掌握“信息化地理信息産品檢查與評價系統”的情況,質檢站專門安排了三台配置高的計算機設備供普果單位進行程式自動檢查,並派專人進行技術指導,大大提高了普查單位的二查品質,避免了交驗成果中出現嚴重及大量的普遍性問題。
通過過程品質檢查,及時發現了生産過程中存在的管理缺陷、品質問題和技術偏差,將檢驗關口前移,為普查最終成果品質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正是有了對品質控制節點每一步的嚴格檢查,面對37家能力參差不齊的普查任務承擔單位,針對特殊複雜的四川省地形,普查任務驗收任務才得以優質高效地完成。
效果顯著 揚帆遠航正當時
在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承擔的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四川區域的48.6萬平方公里、西藏區域的66.8萬平方公里、雲南測區1.4萬的平方公里的數據過程品質控制與檢驗中。“信息化質檢平臺”得到了應用,為質檢機構和生産單位提供了統一的品質檢查評價系統,保障了兩者檢查結果的一致性,提高質檢工作效率三至六倍,降低了因不合格而重復報驗的風險,節省了人力、物力和時間,産生經濟效益2000萬元以上。
在使用推廣中,行業單位對信息化質檢平臺給予一致好評。良好的口碑也推動該平臺在全國十五個省市的測繪質檢機構和百餘家測繪資質單位中推廣應用,四川質檢站也與北京、天津、青海、新疆、江蘇、廣東、雲南等地的十五家測繪質檢站簽訂了信息化質檢平臺“友好合作協議”。
在通過1.0和2.0兩個版本的的改良與更新中,該平臺與國情普查、四川省“十二五”平臺建設等重大項目一同成長。下一步將圍繞西部北斗地理信息科技産業園智慧園區建設進行升級改造,並將基於無人機的外業快速巡檢系統納入平臺,實現測繪地理信息質檢的內外業一體化,信息化,智慧化!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四川省測繪質檢站全體職工在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協作、上下齊心,為國情普查的成果把好每一道品質關卡,為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工作完美收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充分展現了四川測繪人勇挑重擔、不辱使命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