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卡紮菲身後的利比亞:以為會成迪拜 結果成索馬裡

2016-11-02 14:01:40|來源:參考消息網|編輯:賈雪靜

  《參考消息》記者蘇小坡、張軒瑞11月2日報道 2011年10月20日,統治利比亞長達42年的強權人物穆阿邁爾·卡紮菲在其家鄉蘇爾特一處水泥管道內被民兵抓獲並遭到槍殺。彼時,利比亞民眾走上街頭歡慶“革命”勝利,西方國家領導人稱讚利比亞人民選擇自由、民主,並承諾給予支持和幫助。

  5年後的今天,利比亞流傳著一個家喻戶曉的段子:“卡紮菲死後的利比亞,我們以為會變成迪拜(象徵開放、富庶和現代化),沒想到成了索馬裡。”多名利比亞人對記者説,絕大多數利比亞人都在懷念卡紮菲時代,至少當時他們擁有安全、穩定和相對富庶的生活。

  持續內戰使國家面臨分裂危機,國民經濟瀕臨崩潰,人民生活舉步維艱。如今的利比亞已像一列失控的火車,似乎在不可逆轉地滑向深淵。

  懷念往日穩定生活 悔恨盲從為時已晚

  為法新社工作的利比亞籍攝影師穆罕默德·圖爾基對本報記者説:“現在普通老百姓對上街示威遊行早已厭倦,他們不願再談論什麼‘革命’‘自由’‘民主’,只求能吃飽穿暖,過幾天安穩日子。雖然大家嘴上不明説,但都心照不宣,誰不懷念5年前呢?至少那時候大家都衣食無憂,社會治安有保障。”

  哈立德·特瓦提是一名36歲的公務員和4個孩子的父親。他説:“革命之前的日子比現在好多了,那時候政府給我的家庭發放補貼,滿足我們一家6口的基本生活需要根本不是問題,而現在這對於我來説是一個艱難的挑戰!我覺得自己快撐不下去了!”

  伊斯坎德爾·塔拉貝爾斯今年45歲,是一名電腦程式設計員。他告訴記者:“2011年之前,政府對我們生活的基本需求都提供有力保障,包括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和生活物資補貼。但現在,我不得不想盡辦法去獲得家庭的日常生活所需。我母親是糖尿病患者,過去她在醫院可以免費接受胰島素治療,但現在我們只能去私營藥店高價購買胰島素。我兒子今年1歲,現在他需要注射的疫苗也很難弄到,政府供應十分有限,我現在很擔心他是否能及時注射疫苗,健康地成長。”

  各派爭鬥互相傾軋 國家面臨分裂危機

  卡紮菲時代,中央政府主管外交、軍事和涉及國家經濟民生等重大事項的政策制定和執行,各級政府和市政委員會負責具體日常事務和社會保障,這套系統相對穩定有效地運轉了數十年。

  5年後,利比亞陷入無休止的內戰,不同政治派別和武裝團夥的利益衝突以及“伊斯蘭國”組織的滲透,使利比亞國土上出現了“四個政府”並存的局面,包括位於東部城市圖卜魯格、由國民代表大會支持的東部政府,位於首都的黎波裏、由宗教勢力支持的救國政府,聯合國主導下成立的民族團結政府,以及位於德爾納的“伊斯蘭國”組織的所謂“政府”。

  其中,在聯合國利比亞支助特派團(聯利支助團)主導下成立的、國際社會承認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有名無實,缺乏施政基礎和民意支持而舉步維艱。

  代表世俗勢力的東部和代表宗教勢力的西部這兩個政府背後是長期積累的深刻矛盾和利益衝突。當地政治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內戰持續下去,國家分裂將不可避免,未來利比亞可能按照地緣和文化分裂成西部的黎波裏塔尼亞、東部昔蘭尼加和南部費讚三個國家。

  石油産量嚴重下滑 國民經濟瀕臨崩潰

  利比亞是非洲石油探明儲量最多的國家,石油是利比亞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95%以上的出口收入來自石油。5年來,隨著局勢劇變,內戰衝突愈演愈烈,石油産量隨之下滑。目前該國石油的日産量只有35萬桶,不到卡紮菲時代的1/4。

  內戰持續和“伊斯蘭國”組織等極端勢力的侵入使該國原油基礎設施和港口遭到破壞。而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組織獨立武裝人員控制産油區,不聽從東西政府號令,儼然成為“國中之國”,石油收入無法得到合理分配。

  石油産量銳減加上國際油價暴跌,給利比亞國家財政造成巨大打擊,外匯儲量急劇下降。由於産業結構單一,利比亞過去大量商品依靠進口,現在購買力下降,結果造成市場商品物資短缺,通貨膨脹,經濟陷於崩潰邊緣。

  卡紮菲時代後期,聯合國已解除對利比亞的經濟制裁,利比亞政府也放開了對外國投資的限制,擁有石油美元支付能力的利比亞迅速成為本地區外國投資青睞的熱點,大量外國投資和工程承包公司進入利比亞。但5年後,幾乎所有外國公司都已撤離利比亞,未完成的工程項目成為一片廢墟,外國項目公司的工程營地早已被盜搶一空。

  民眾生活舉步維艱 人身安全面臨威脅

  憑藉油氣資源帶來的豐厚收入,利比亞人民的生活水準在非洲曾經名列前茅。根據利比亞的法律,銀行屬於國有,公民可獲得無息貸款;部分利比亞石油收入直接劃入每個利比亞公民的銀行賬戶;生活用電免費,公民享有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如果國內教育或醫療條件不能滿足需要,政府會資助公民出國留學或接受治療,每個月發放2300美元住宿和交通補貼;國家對糧食、食糖、茶葉等生活必需品實行價格補貼;利比亞公民購買汽車,政府會提供相當於車價50%的補貼;在就業問題上,如果大學畢業生暫時沒找到工作,政府會支付其相當於平均水準的補貼,直到找到工作為止。當年,利比亞服務行業、工程項目的務工人員基本是外國勞工,城市家庭大多有外國女傭,利比亞本國公民不從事這些行業。

  而現在由於通貨膨脹,購買力縮水,利比亞民眾的基本生活物資都很難有保障,更談不上過往的奢侈消費。教育和醫療資源短缺,失學兒童日益增加,醫院缺醫少藥,病患得不到及時救治,大學和醫院裏的外國教授和專家都已撤離。城市供水供電時常中斷,電話、網絡系統大面積癱瘓。幾十萬利比亞人為逃避戰亂移居周邊鄰國,淪為難民。

  除了生活上的困難,利比亞民眾的人身和財産安全也無法得到保障。市場裏有人兜售武器彈藥,武裝匪徒團夥充斥城市,綁架、勒索等各類犯罪案件層出不窮。警察系統幾近癱瘓,根本無法履行維護社會治安的職責。不同派別的民兵武裝隨處設卡,徵收過路費和保護費,還時不時為爭奪地盤大打出手。整個國家陷入無政府狀態。

  自由撰稿人馬哈茂德·艾德雷什對記者説:“現在,大多數利比亞民眾對前景都不抱太大希望,我認為苦日子還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10月14日,在利比亞西部城市蘇爾特,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的衛隊開展清剿“伊斯蘭國”組織的軍事行動。(攝影 哈姆扎·圖爾基亞)

  (原標題:卡紮菲身後的利比亞:以為會成迪拜 結果成索馬裡)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