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拉脫維亞大使:"16+1"機制開啟中拉合作新格局

2016-11-04 11:19:4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張婧昊):當地時間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即將開啟此次亞歐四國之行的第三站——拉脫維亞。其間,李克強總理將出席在首都里加舉行的第五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並對拉脫維亞進行正式訪問。中國駐拉脫維亞大使黃勇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五年來,通過“16+1”平臺,中拉雙邊合作正呈現一個寬領域、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發展,希望今後能有更多的中國人來到拉脫維亞,感受這個國家的文化積澱,了解波羅的海地區。

  “16+1”合作機制是中國同中東歐16國共同創建的一個合作平臺,也是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機制在中歐友好合作中成為一項重要創新,開闢了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關係新格局,同時有益於歐洲地區的平衡發展。黃勇大使指出,基於拉脫維亞所處的重要地理位置,中拉兩國在“16+1”機制啟動五年來,始終將合作重點集中在基礎設施與物流建設上。他説:“拉脫維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從歷史上來講,它是歐洲和中亞地區,以及歐洲南北部交通匯集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16+1’提倡的核心是通過聚焦基礎設施建設來推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碼頭、鐵路、公路以及與之相配套的物流合作。正因為拉脫維亞以及波羅的海三國有這樣的(地理)條件,所以我們把中拉關係合作的重點放在了基礎設施和物流合作上。”

  黃勇大使還指出,從整體來看,歐洲經濟聯絡主幹線,包括鐵路和快速公路,東西走向多,南北走向少,這就反映出歐洲經濟發展西歐快而中東歐較慢的不平衡特點。對此,中國近年來相繼提出匈塞鐵路、中歐陸海快線及“三海港區合作”概念,旨在幫助歐洲國家突破其南北部經濟交流瓶頸。特別是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第四次“16+1”蘇州峰會上提出的“三海港區合作”倡議得到了中東歐16個國家的積極響應,也受到歐盟及其他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重視與關注。該規劃核心是把拉脫維亞的里加港,包括機場、碼頭及鐵路聯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物流源”,這也正是中拉雙方在“16+1”平臺上進行合作的一個戰略對接,具有很大發展潛力。

  “16+1”合作機制今年已進入第五個年頭,今年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的會議主題為“互聯、創新、相融、共濟”。黃勇大使表示,主題詞準確全面地反映出中方對此次里加峰會的期望及未來的目標,並指出,依此目標向前發展,“16+1”合作機制會在每年取得進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向前發展。他説:“從具體合作成果來看,每次會議期間,中國和16個中東歐國家都會簽署大量不同領域合作的政府協議,以及為數更多的企業之間的商業合同,説明這個會議機制以及這個平臺為中國與中東歐16國提供了廣闊的合作平臺和巨大的市場潛力。我們現在和歐洲,特別和歐盟是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穩定合作的發展是我們共同的追求。我們支持歐盟一體化進展,歐洲也支持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和主要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和國際秩序所做出的貢獻。因此,中國和中東歐16個國家的合作是整個中歐合作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合作創新。所以説,這個機制的發展前景是廣闊的,前景是看好的。”

  同時,黃勇大使也強調,“16+1”除了經濟合作之外,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人文交流。具體到雙邊合作,黃大使指出,中拉兩國重點推動教育、文化與旅遊等方面的交流,以及科技和智庫等以往較為偏僻領域的合作:“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加強(中拉)之間的人文交流,也正是我們外交當中所常説的‘國之相交在於民之相親’,所以通過這樣的一種交流能夠拉近兩國人民的距離,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並通過這種方式來促進經濟上的合作。可以説,五年來通過‘16+1’平臺,中拉雙邊合作正呈現一個寬領域、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發展,前景是喜人的。”

  黃勇大使還表示,中拉兩國雖然體量相差很大,距離相隔遙遠,但並不影響雙方加強合作的意願。從中拉建交25年來的發展以及拉脫維亞加入“16+1”合作平臺來看,未來中拉雙方合作的重點依然是基礎設施、物流、旅遊、文化及教育等領域。此外,隨著兩國經貿關係和文化交流的發展,還會出現新的合作領域,比如説醫藥,包括中醫藥合作,都值得期待。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