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學者看好金磚機制合作前景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國丹、韓夢晨):2016年11月4日至6日,中國新興經濟體研究會2016年會暨2016新興經濟體論壇在廣州舉行。本屆論壇對金磚國家相關議題給予了特別關注,召開了“第九次金磚國家峰會:2016智庫圓桌會議”,邀請多位來自金磚五國的專家學者共同商議金磚機制的合作態勢和發展前景。
金磚成員國之間進一步加強合作是很多學者關注的話題,中國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江時學認為,加強合作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進行,其一是機制化的問題。他建議金磚國家儘快設立常設秘書處。“機制化有很多種,最高的機制化就是像聯合國那樣,有常設秘書處,有工作人員,每年舉行定期會議,經常通過各種決議,甚至有安理會,有聯合國憲章,聯合國通過的決議任何國家必須照做,具有法律效應。機制化還有比較低層次的,金磚國家可以設一個常設秘書處,可以有一些法規規定,在一些事務性的事情上,特別是會議主題的確定,可以發揮作用。我認為金磚國家要想提高它的效能、提升它的合作層次,第一步應設立一個常設秘書處。機制化影響效率這種説法是説不通的。”
江時學還表示,金磚國家不應局限于現有的五個國家,還應擴大成員,讓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參與進來。他認為應當把二十國集團中的六個發展中國家,即阿根廷、墨西哥、土耳其、印度尼西亞、沙特阿拉伯和韓國吸納到金磚機制中來。
當前,金磚國家面臨一些質疑之聲,國際上一直有“金磚褪色”的説法,而金磚成員國內部也有擔憂,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希望在金磚內部確立霸主地位,導致其他四國過度依賴中國。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中國並不重視金磚機制,不會為金磚機制投入過多。廣東工業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蔡春林認為這兩種觀點是對金磚機制、金磚銀行的片面理解。他表示:“中國最基本的出發點是共享的發展。我們一直秉承的外交政策就是合作、共贏、互利的關係。我們希望惠及到金磚所有的成員,而不存在誰主導誰的問題。對金磚機制、金磚銀行,中國是有極大興趣的,中國不是沒有興趣,只不過金磚國家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溝通,因為溝通和交流才能達到共識。”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于2015年7月正式成立,於今年4月發放第一批貸款。廣東工業大學巴西教授白華認為,金磚銀行的成立意義重大,不僅惠及金磚成員國,也為廣大新興經濟體國家的發展提供支持。“金磚銀行並不僅限于給金磚國家發放貸款,也給新興經濟體發放貸款。它的標準是很明確的、很透明的。如果你問一個非洲國家,願意接受金磚銀行的資金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金,答案一定是前者,因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給予資金支持的時候,有很多附加規定,比如利息、匯率、政府債務水準等。這些規定就會給接收貸款的國家很多的束縛。金磚銀行就沒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些規定。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可能受到來自美國的影響,因為某個國家與和美國有利益衝突的國家有經貿合作而不給這個國家發放貸款,金磚銀行則不會出現這種問題。金磚銀行不會受到某一國家的影響。雖然説中國在金磚銀行份額佔的最多,但他不能主導其他國家,五個國家擁有平等的地位。”
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對歷史文化、疾病救助和扶貧項目等領域的廣泛關注不同,金磚銀行更多扮演功能性銀行的角色,更加關注基礎設施建設和可持續發展領域。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巴西籍博士陳黃娜對金磚銀行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關注表示高度肯定。“金磚成員國注重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金磚國家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所有合作將不僅僅有利於五國本身,而是所有的發展中國家,將會推動全球範圍內的可持續發展。根據金磚銀行的要求,一個項目要想得到金磚銀行的融資支持,必須證明該項目將要尋求可持續的解決方案,而其他銀行或金融機構都沒有這方面的要求。所以我認為對於金磚國家來説,在全球環保領域保持領先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