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BBC:法國華人奮起反抗暴力歧視 不再甘當軟柿子

2016-11-08 09:25:34|來源:參考消息網|編輯:賈雪靜

  參考消息網11月8日報道 英媒稱,法國華人一向被看作荷包滿滿的“軟柿子”,長期低調,在沉默中忍受歧視、暴力,法國華人社區常年忍受隨意的種族歧視,被定性為好欺負。現在他們忍無可忍,終於爆發。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1月7日報道,法籍華人劉大衛(化名)生在巴黎,父母是1990年代初來巴黎的中國大陸人。他説,走在巴黎他“心中充滿恐懼”,公開場合有人問過他是否吃狗肉,有人叫他“春卷頭”,還有人叫他“滾回你自己國家去吧”。這位22歲的大學生上小學時在一條小路上曾被一群青少年搶劫,他家裏每個人都遭過搶。

  報道稱,在西方,不少東亞移民和後裔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和英國華人一樣,法國華人也認為針對他們的種族歧視更多被社會容忍,同樣的言論如果對像是其他歷史更長、基礎更牢的移民,恐怕就不會被接受。但在法國,亞裔移民是特別嚴重的暴力攻擊的目標。大衛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對我們的成見。”

  法國有歐洲最大的華裔社區,總人數估計超過60萬。但是華裔在法國的時間沒有其他一些移民群體長,包括非裔。

  今年8月,49歲的華人裁縫張朝林在巴黎北部郊區歐貝赫維利耶遭到3名北非裔青年暴力打劫,送醫不治後去世。9月4日,1.5萬名華人聚集在巴黎共和廣場,抗議針對華人社區的犯罪。

  歐貝赫維利耶是歐洲重要的紡織品批發中心,居民工薪階層、移民居多。這裡聚集著1200多家批發商,其中大多是中國人經營。活動人士説,僅在今年頭七個月,這裡就發生過至少100起針對華人的攻擊事件。

  歐貝赫維利耶區長戴爾卡維稱張朝林謀殺是“種族主義攻擊”。社區團體認為,華人普遍被看作軟弱、不反擊、攜帶大量現金的“軟柿子”。

  在接受BBC採訪時,歐貝赫維利耶的幾名華裔店主和居民都表示感覺暴力有所升級。中年婦女恒和丈夫在歐貝赫維利耶經營花店17年,她也參加了抗議示威,她的店兩次被撬,保險公司不再理賠。

  報道稱,人們的憤怒主要是針對國家的,他們認為國家未能盡責保護。張朝林之死只是“最後一根稻草”,迫使通常被看作就知道默默工作、顧家的華人社區挺身而出。

  弗雷德里克·周是著名喜劇演員,柬埔寨、華人混血。他説,亞裔不習慣出現在聚光燈下,能有兩萬來人示威已經很不尋常,“不過這樣做很有必要,因為我們受夠了。我們必須行動起來,改變法國的心態。”

  溫州移民的兒子、法國華裔青年協會主席王瑞(音)生在中國、長在法國,他能言善辯、很有抱負,曾致函法國總理,警告説歐貝赫維利耶這類地方的局勢是“爆炸性”的。

  王瑞介紹,丈夫會五六人結夥去地鐵站、學校接妻子、孩子。在歐貝赫維利耶附近的新庭,辦婚禮會安排放哨以防備搶劫,人們會通過微信交流安全信息、協調巡邏安排等。王瑞説,“憤怒日積月累,太久了。”

  該協會眼下的要求直截了當:部署更多警力、加強安全防範。自從八月、九月發生華人社區抗議之後,當局承諾在歐貝赫維利耶增加警力,但是王瑞説,區政府表示,安裝不起更多的攝像頭。

  報道稱,華人社區一向低調,抗議示威抓住了媒體和政界的注意。法國前總理、可能競選總統的朱佩曾于9月初走訪張朝林家屬,他在向當地華裔講話時譴責了“反華裔種族歧視”案例的增加,敦促法國在不同社區之間爭取和諧。

  在王瑞看來,這一點也很重要。他希望,幫助不同移民社區構建聯繫的社會服務項目能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

  對此,弗雷德里克·周也有同感。他形容,小時候,家門口的擦鞋墊曾經像是中法邊界,“我拒絕接受自己的出身,我想比白人還白。”現在,他全身心地擁抱自己的背景,並且引以為自豪。他説,法國亞裔現在希望得到的是被“看作法國人”。他們希望,看法改變了,安全感會跟著來。

  

  法國華裔社區抗議。(BBC)

  (原標題:BBC:法國華人奮起反抗暴力歧視 不再甘當“軟柿子”)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