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雙11物流或超10億件 快遞員招聘月薪高達1.2萬

2016-11-09 05:49:12|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韓基韜

  每逢雙11,無論智慧物流、自營物流,還是第三方物流,菜鳥、蘇寧、四通一達紛紛招兵買馬。隨著今年雙11的臨近,種種跡象顯示,今年快遞行業雙11備戰提前觸發。“高薪急聘、包吃住”,一些招聘網站中,快遞崗位的招聘帖被頻頻置頂或者挂上“熱”字簽。

  快遞招聘帖成招聘網站置頂帖

  “高薪急聘、包吃住”,臨近雙11,一些招聘網站中,快遞崗位的招聘帖被頻頻置頂或者挂上“熱”字簽。

  北京青年報記者看到,德邦物流近期在幾家主流招聘平臺給出的預計招聘數量達到50人,工作崗位包括海淀、昌平、順義、房山、西直門、東直門等多個區縣和區域。北京郵政的招聘信息也顯示,希望在朝陽百子灣、上地、萬豐路等片區新招10-15名左右的快遞人員。

  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眾多的快遞招聘信息中不乏四通一達,以及順豐、百世匯通、宅急送等知名快遞企業的身影。同時,不少快遞物流企業在招聘信息中給出的薪資待遇也頗為誘人。一則昨天剛剛發佈的“××快遞員3500+”的招聘帖中,薪資待遇顯示為8000-12000元,職位描述欄中用紅底加黑字體註明“待遇從優、急招,有意者速聯繫”。另一則同樣給出薪資“8000-12000元”的快遞企業信息顯示,公司規模100-499人,需要新招19人。

  北青報記者梳理髮現,招聘快遞人員的普遍薪水標準顯示為5000-8000元。相比之下,同樣以男性務工人員應聘為主的保安員,“轉正工資”多數在3000-5000元。

  雙11快遞預計將超過10億件

  實際上,對於類似雙11、雙12的電商盛宴,行業內部人士有“物流業的春運大考”、“電商一個節、物流一個坎”等等戲稱,貌似調侃中也透露出行業一年一度會面臨的巨大峰值壓力。

  據中國快遞協會基於往年雙11及今年快遞數據推測,今年雙11快遞將會超過10億件,極有可能再次刷新包裹數量紀錄。面對這一輪物流“大考”,北青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各大平臺紛紛出臺多項對策,包括借助大數據和信息化改造,軟硬結合打造物流升級版。

  國家郵政局、菜鳥網絡前不久聯合公佈了針對2016年雙11快遞的備戰情況。據透露,今年全行業將有268萬一線人員投入到雙11快遞服務當中,相較去年增長超過50%,幹線車輛增長59%,航空運力增長40%左右。

  而據調查,蘇寧物流近來已宣佈推出自主研發的指南針後臺處理系統,打造規模浩大的“蘇寧雲倉”;京東推出無人送貨車;菜鳥聯盟持續升級智慧分單,推動聚單直髮等産品使用,同時表示快遞員APP將在今年雙11期間大規模應用。除此之外,信息顯示一些快遞企業還將在今年雙11期間加大機器自動分揀的應用範圍,力爭盡可能最大限度地緩解高峰壓力。

  快遞業已成中國增速最高行業之一

  每年的雙11作為考驗快遞業應對極限峰值的測試,同時也在推動快遞企業運營能力進行系統性升級。調查顯示,在包裹量高速增加的環境下,每年的雙11峰值都將成為各大快遞公司第二年的常態水準,形成行業良性循環,支撐快遞業務量保持較高增速。

  數據顯示,隨著雙11等大型網購促銷活動的盛行以及電商的高速發展,一批“國産”快遞物流公司日處理能力走上世界前列:單個快遞公司日均處理快遞包裹量從100萬單躍升到1000萬單級別,僅用了五年。行業規模來看,截至目前,快遞業已經連續五年增幅超過50%,成長性甚至超過電商,成為中國增速最高的行業之一。根據艾瑞諮詢數據,中國快遞市場票件量在2011年至2015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高達54.1%,相比之下,同樣高速發展的電商這五年內的年複合增長率為50.3%。而橫向來看,2015年中國快遞業務量(攬件量)已超過美國54%。

  行業人士指出,快遞行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到2020年我國快遞年業務量實現500億件”的目標有較大概率將提前實現。也有分析認為,未來五年年複合增長率仍將在20%以上,預計至2020年,我國快遞市場的票件量將達到600億件。 文/本報記者 任笑元

  人物

  快遞經理:拉朋友雙11來幫忙成了額外任務

  “經過幾年的大考,快遞行業已基本能從容應對雙11。雙11是一場練兵,也是一場物流升級之戰。”多家快遞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對北青報記者表示。不過,高峰期內的人手配備和限定時期的勞動密集強度無疑仍是令整個行業最為緊張的“痛點”。

  一家快遞片區經理告訴北青報記者,公司從9月過後就開始著手加強人員的儲備和調度,新來的幾名快遞員經過一個多月的磨合已經較為熟練,雙11期間的派件量年年創新高,人手越充足越好。“近期給大夥提前佈置的額外工作,就是爭取能拉幾個朋友,雙11、雙12時能幫上忙。”

  快遞員小耿是蘇寧易購劉家窯分發點的一名員工。他告訴北青報記者,站點第一次集中分揀從早晨6點半就開始了,臨近雙11訂單量已明顯攀升,“平常大約半小時能分完一批包裹,這幾天分揀量加大,昨天花了一個多小時。”作為一名已經入職五年的老快遞,小耿表示自己估算著雙11期間每天的派送量將超過300件。

  “真到了高峰期的時候,除了送快遞就是送快遞,電動車一騎就是一整天,都在去往顧客家的路上。忙起來連喝水上廁所都覺得顧不上。”

  談及工作量和收入,一位快遞人員表示,快遞工作是個強度不低的體力活,特別是在旺季高峰,掙得都是辛苦錢。他透露自己所在公司採用底薪加計件結合的方式,業務量較好的網點,薪水能有五六千元,“雙11掙上萬是有過,但確實是非常辛苦,業務量也不是常規的水準。” 文/本報記者 任笑元

  熱點

  今年雙11要警惕哪些新騙術

  品質靠譜不?真打折嗎?會不會買到假“爆款”……每年雙11,這些問題都困擾著消費者,舉報量都會成倍增加。隨著今年雙11的臨近,多年來的這些擔憂會有改變嗎?近年來,在政府大力整治以及平臺和商家自律下,網絡消費環境有改善嗎?

  網購舉報量連續5個月同比增1200%

  網絡的虛擬性為一些商家的不法行徑提供了“溫床”。一些網店通過售假、虛標原價、刷單“炒信”、虛假促銷、誤導宣傳等行為,誘騙消費者上當。而每年雙11前後都是網購成交量暴漲的時期,針對一些違法違規行為的舉報量也會成倍增加。

  ——假冒偽劣。從國家信息中心、百度、中誠信等有關機構對去年雙11期間電商誠信情況進行的監測看,在媒體和網民曝光的失信案例中,涉嫌售假類佔比高達44.82%,同比上升18.2%,售假已成為危害電商誠信的“頭號毒瘤”。

  ——虛標原價。日前,北京市發改委官網通報了北京國美在線30多個商品存在虛構原價、虛假促銷,誘騙消費者等問題,並開出20萬元的罰單。例如某款洗衣機的頁面標示“原價2098元,活動價1598元”,而該商品在促銷前的原價僅為1198元,反而比活動促銷價還低。

  ——刷單“炒信”。家住杭州的王女士自詡為“網購達人”,但就在上個月,她在一家信用等級為“皇冠級”的網店選購了一件“爆款”服飾,收到後卻發現是以次充好的差貨。“信用等級評價原本是要幫助消費者甄別店家,現在卻成了一些不法商家吸引顧客的伎倆。”王女士説。

  記者採訪發現,今年以來,假冒偽劣、虛假打折、“炒信”等網絡消費騙局有增無減。國家發改委12358價格監管平臺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網絡購物舉報量連續5個月同比增長超1200%,其中,6、7月增幅更是高達2447%、2622%。

  業內人士分析,六七月份舉報量劇增的背後,正是各大電商平臺年中大促時間,雙11恐怕更“難逃”舉報量大增的局面。

  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金雪軍認為,網購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破壞了網購的生態環境,還會對正品、高品質的商品産生“排斥”效應,造成劣幣驅逐良幣。

  網購環境有所改善 但新“病”又露頭

  近年來,國家對雙11等商家重要促銷活動進行規範,包括價格、退換貨、成交量等,同時修訂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等對電商促銷均有了法律法規制約。

  除了監管,企業自律也逐步跟進。數據顯示,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之間,阿裡巴巴旗下平臺配合政府相關部門調查,約有675個假貨生産點、倉儲點和銷售點被關閉。同時,阿裏還主動關閉了18萬多家各類不合規的淘寶店舖。

  “隨著對網購環境的加大整治,刷單現象已不像前兩年那麼明目張膽。我以前曾幫別人寫過好評刷過單,但現在檢查越來越嚴,鑽空子概率低了,店被封了也不划算。”一位互聯網業內人士透露。

  經過整治和自律,網購環境改善了不少。但是,被採訪的網購者認為,一些不良行為依然存在,只是換了一個“馬甲”。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一份調查也佐證了消費者的説法。這份調查顯示,目前網購環境中又出現六種新“病毒”要警惕:

  其一,還是“刷單”,但更有針對性,大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之勢。一位網購消費者對記者説,自己對某個網店銷售的某商品作了差評,但沒想到一個多小時後就被淹沒在了“水軍”的好評中。

  其二,價格標得很低,但當消費者拍下時,就變成了需滿足“附加”條件才能享受低價。

  其三,當附贈品出現品質等問題,要求售後維修或退換時,商家不予理睬。

  其四,網購騙術不斷升級,“假客服”通過私人手機號碼或短信形式告知消費者訂單異常,致使消費者上當。

  其五,朋友圈曬訂單、曬轉賬截圖,其實,轉賬記錄、聊天記錄、買家好評,都是有軟體自動生成,以假代真。

  其六,釣魚網站製作的“有毒”二維碼,只要網購消費者掃一下,卡裏的錢就會輕輕鬆鬆被刷走。

  “虛假交易、刷信用等情況是網購消費中獨有的。”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指出,這給監管部門治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為案情基本都是跨地域的,需要各地監管部門聯合打擊。

  文/新華

  提示

  雙11搶購用啥買單最快

  本週五淩晨,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狂歡就要開搶了。對剁手黨來説,最鬱悶的莫過於因為刷卡通道擁擠或者額度有限,沒能在第一時間支付成功。北京青年報記者研究發現,雙11當天,網購秒殺的神器絕非銀行卡,而是電商平臺自己的消費貸款和餘額理財産品。因為不用走銀行通道,只在其系統內部結算,速度會快很多。因此,雙11那天,在淘寶、天貓買單付款最快、成功率最高的當屬花唄和餘額寶。而在京東購物最快捷的應是白條和京東小金庫裏的餘額。

  根據往年雙11的經驗,11號零點後的前10分鐘是“剁手黨”搶購最瘋狂的時候。在這10分鐘內,大約幾千萬網友同時涌入天貓搶購,支付寶、網銀等支付渠道的支付壓力瞬間增大。

  支付寶有關人士介紹,雙11當天,付款最快、成功率最高的其實是支付寶裏的花唄和餘額寶這兩個渠道。去年雙11,花唄的支付成功率就高達99.99%,平均每筆支付用時僅0.035秒。餘額寶的支付成功率也在99.9%以上。因此,提前將錢轉入餘額寶會是最實用的一個技巧。餘額寶官方公佈的規則顯示,用戶在11月10日18點前轉入,還有機會搶餘額寶紅包。

  上周,花唄也投入170億為用戶臨時提高了額度,方便大家雙11大搶購。據悉,在這輪提額中,花唄用戶最高可提升5.5萬元額度,女生還可額外再獲得1.8萬終生額度。目前,已經有1000萬人領取了臨時額度。打開【支付寶-我的-螞蟻花唄】,用戶就能夠一鍵領取。準備購買高價商品的網友,還可以選擇花唄分期付款,減輕還款壓力。

  據介紹,用戶只要在【支付寶-我的-設置-支付設置】中設置好優先付款方式,就可以默認用花唄和餘額寶付款。值得一提的是,用餘額寶和花唄付款都不會佔用支付寶餘額支付每年20萬的額度。 文/本報記者 程婕

  (原標題:快遞員招聘月薪高達1.2萬)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