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快運試水“雙11” 是挑戰更是機遇
為應對即將到來的“雙11”電商網購高峰,廣鐵集團主動攜手京東、順豐、申通、圓通等電商和快遞企業,11月11日至20日在穗深京滬間開行3趟電商班列,同時開辦廣州、深圳、長沙地區去往北京、上海、武漢、成都、西安、鄭州等方向的高鐵快運“當日達”、“次晨達”業務,進一步助力“雙11”電商物流。
爆倉的快遞、擠壓的路途,剁手節的愉悅,往往會損耗在等待包裹的花式憂傷裏。據前期測算,今年的業務量將超過10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35%,預計最高日處理量可能突破2.4億件,比去年增長50%,是日常處理量的2.2倍左右。在全球買與全球賣成為交易日常的時候,物流産業的順達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承載工具的效率與節奏。
鐵老大COSPLAY“快遞小哥”,説起來是社會責任,其實亦是市場壓力使然。今年9月,鐵路部門開始為零散貨物和小批量貨物提供綜合物流服務,眾多地方性的鐵路快運班列陸續誕生。隨後,中國鐵路總公司全面推出貨物快運業務,形成了覆蓋全國的貨物快運網絡。鐵路作為國民發展的大動脈,憑著自身完善的設施和覆蓋全國的鐵路網,進軍物流業也是順理成章的事。“雙十一”是壓力、更是契機,誰能在這場包裹大戰中贏得快遞業的“芳心”,進而在有序競爭中穩佔市場份額——説到底,這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攻城拔寨的戰役。
每年的“雙十一”,不僅是快遞沙場點兵的關鍵時刻,亦是陸運、航空等開疆辟土的重要時期。鐵老大的“野心”,大概在兩個層面:一方面,暢達運輸服務,依託高鐵方便、快捷的路網運輸優勢,提速包裹的到達率;另一方面,直接加入快遞的“紅海”,參與競爭、接受市場選擇。自11月1日起,高鐵快遞新增56個辦理城市,全國高鐵快遞辦理城市已達101個。深耕“最後一公里”,主打“服務品質牌”,從網絡佈局到服務細化,越來越像市場化的身手。
鐵路與電商搭臺,既做快遞的“貼心合夥人”,又在快遞市場角逐分羹——與其説這是互聯網+下的鐵路變革,倒不如説是市場化下的機制轉身。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016年初已發佈《關於改革完善高鐵動車組旅客票價政策的通知》,將定價權賦予鐵路總公司。近期有信息顯示,多地鐵路局已下發《關於落實鐵路貨運價格市場化定價機制調整貨運價格的通知》,著力調整貨運價格。格局的變化、價格的漲落,這些僅是表像,深藏在背後的,是主客觀因素推動下的鐵路系統的深改之潮。
市場施法,鐵老大化身“快遞小哥”。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不僅“雙十一”,在更多領域,鐵路的人民性才會真正成為暖心的作為。(何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