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中媒體和民調為什麼都錯了
今年的美國大選中,美國主流媒體和主要民調機構的預判,幾乎無一漏網地錯了。大選過程中,筆者在華盛頓屢屢目睹美國主流媒體影響力的衰退。在沒有媒體門檻的社交媒體平臺面前,它們就像笨拙、軟弱的小孩,四面八方都遭遇一堵堵風墻、浪墻、音墻。
大選結果進一步沉重打擊了主流媒體的公信力,毫不誇張地説,它們和民調的臉都被打得很腫——以《紐約時報》《赫芬頓郵報》為首的主流紙媒、以準確性強著稱的知名民調網站,都在大選投票日早上給予希拉裏70%~90%的獲勝概率。現在,它們不得不頂著紅腫紫脹的臉,忍住羞辱痛苦的情緒,從選舉結果一點點往回捋,尋找自己為什麼錯了。
對比分析選前民調和選舉數據,可以清楚看出,美國媒體和民調機構對特朗普和希拉裏各自的選民基礎,對不同性別、年齡、收入水準、教育程度、生活區域的選民的投票傾向等,沒有發生明顯偏差。但是,選前民調普遍高估了族裔多元化程度對大選的影響,低估了白人尤其是白人藍領的投票熱情,同時又高估了少數族裔特別是西裔的投票率。選舉數據表明,白人在投票選民總數中佔比69%,少數族裔佔31%。58%白人把票投給特朗普,而74%的少數族裔支持希拉裏。
8日夜,選舉結果尚未明朗,《紐約時報》已在驚呼,投票的白人藍領數量大大超過預期。這次大選,73%的白人藍領男性和63%的白人藍領女性都投票給特朗普,這對他以1%的微弱領先優勢贏得賓夕法尼亞等關鍵搖擺州勝利,具有決定性意義。
需指出的是,特朗普不僅在白人藍領中獲得壓倒性優勢,也贏得屬於精英階層的多數富裕和受到高等教育的白人男性的選票。希拉裏僅在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白人女性中獲得51%票數的微弱優勢。從族裔角度看,這是一場白人決定結果的選舉。《紐約時報》分析稱:“白人選民的獨特聯盟使特朗普獲勝”。
很多分析人士認為,媒體和民調失誤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這場美國百多年來“最醜陋、最分裂”的選舉,造成希拉裏和特朗普支持者強烈的情緒對立。大量支持特朗普的“沉默的投票者”沒有在民調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此外,在手機普及、社交媒體勃興時代,仍在部分使用撥打固定電話抽樣調查的民調是否與時代脫節?對社交媒體大數據分析是否關注不夠?都是民調機構的反思話題。
民調有民調的錯誤,媒體有媒體的責任。大選結果引發了美媒對“數據新聞主義”的質疑。數據分析能否反映人們的真實心理和社會氛圍?能否辨析這些心理和氛圍的微妙差別?畢竟,數據學仍是“一門年輕的科學”,作為媒體,忽視實地採訪的觀察體驗,盲目相信預測人類社會行為的數據分析,難免不被結果“打臉”。
上半年兩黨預選階段,中西部鐵銹帶白人藍領對特朗普的強烈支持,使特朗普以措手不及的速度鎖定總統候選人提名。當時,《華盛頓郵報》一位專欄作家不得不“自食其言”——吃掉了自己預言特朗普必輸的專欄文章。大選出口民調出爐之夜,有美媒自問:為何我們又犯了和預選階段同樣的判斷錯誤?為何我們沒能發現鐵銹帶白人藍領對特朗普的支持力量如此強大?
實事求是地説,特朗普在預選階段異軍突起後,美國主流紙媒對鐵銹帶白人藍領進行了大量“下基層”採訪報道,詳細分析了大量相關個案。這樣的報道一直持續到大選投票日前日。他們看到這些白人藍領如何從民主黨轉向共和黨進而成為特朗普的“鐵倉”,感知到這些白人藍領源於自身境況而産生的失落、不滿和憤怒,其原因探析與選舉結果並無大的偏差。
但回過頭看,顯然,美國主流媒體沒能根據大量現場採訪形成對整體形勢的正確認識,嚴重低估了“沉默的特朗普選民”數量,也嚴重低估了白人藍領“集體憤怒”在大選投票日爆發的威力。這種誤判,不能把責任都推給民調。
坦率地説,這不僅僅是美國主流媒體犯下的錯誤。曾走訪過三個鐵銹鎮的筆者自己,雖然在特朗普選情最低落時,也在分析中指出如果出現重大意外和“沉默支持者”大爆發,特朗普仍有勝選機會,但對“沉默選民”大爆發概率究竟多高,並沒有認真思考,對採訪見聞中高頻出現的選民“不願表態”現象,沒有足夠重視。
美國大城市一向是民主黨票倉,特朗普支持者更多分佈在城市郊區和農村地區。《紐約時報》執行主編DeanBaquet在反思時説,作為以大都市紐約為大本營的新聞媒體,必須更好地深入整個國家,與更多背景不同的民眾交談接觸,“提醒我們自己:紐約不是真實世界”。NBC新聞主播TomBrokaw在探究媒體為何對投票選民多元化結構估計過高的原因時也指出,主流媒體大都位於沿海大城市,視野受到局限。CBS新聞臺也是被特朗普點名批評對他的報道充滿偏見的美國主流媒體之一。其負責人DavidRhods認為,把媒體和民調預判錯誤歸咎於媒體“偏袒偏見”,是過於輕率的結論。
美國主流媒體的報道經常充斥偏袒偏見,民調機構也不時傳出和利益集團聯手,通過問卷設計、抽樣數量等人為影響民調結果的醜聞。但如果認為僅僅“民調弄虛作假、媒體偏袒偏見”,就能把它們對選舉結果誤判的原因“鑒定完畢”,那美國主流媒體和民調機構的反思,就沒有必要予以關注了。從同樣的動機邏輯出發,那不過都是裝模作樣、裝腔作勢,給自己找場子。
希拉裏·克林頓是美國選舉史上贏得普選票但輸掉選舉的第五人。她對自己失敗的總結是:“美國的分裂程度,超過我們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