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上海首座無性別公廁投入試運營:為解決女廁排長龍

2016-11-13 14:00:49|來源:央廣網|編輯:梁生文

  央廣網北京11月1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椐世界廁所組織統計,我們每人每天上廁所大概6-8次,女性如廁時間平均70秒-75秒,男性如廁時間平均30秒-35秒。另外,女性如廁頻率大概是男性的1.5倍。所以,現實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女廁排起長隊,而男廁還有空余的情況。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無性別廁所悄然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了。

  這兩天,上海首座男女均可使用的無性別公廁在浦東投入試運營,開設無性別公廁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解決女廁排長龍,男廁無人問津的情況。此舉也讓“無性別廁所”話題受到關注,爭議也隨之而來。

  無性別廁所是否必要?它又能否針對性的解決公廁資源問題?我們到其他國家看一看,無性別公廁這件事,各國是怎麼看。《全球華語廣播網》澳洲觀察員胡方説,在澳大利亞不難看到無性別廁所,但設立的初衷與中國大相徑庭。

  胡方介紹,澳大利亞無性別廁所挺普遍,通常這些廁所都是按照單間設立,單間內包括抽水馬桶、洗手池等物,比如悉尼中央火車站對面的公園當中就設立了這麼一座無性別廁所,不過設立的初衷並不是因為男女使用廁所的人數過多,男女等待的時間不均造成,恰恰相反,是因為這個廁所所使用的人太少,為了節約建造成本和維護成本,設立單獨一個無性別廁所,而不是分設兩間,相比之下會更加的環保和經濟。另外,在一些大型活動現場和建築工地上,澳大利亞統一使用的幾乎都是單獨一間間的無性別流動廁所,這種廁所便於臨時使用,流動性非常的強。

  不過澳大利亞的這些無人問津的無性別廁所有時也會遇到另外的尷尬境遇。

  胡方介紹,最近一條讓人很無奈的新聞在於,澳大利亞西澳的很多建築工地上的流動廁所由於無人看管居然成為了盜賊的目標,因為他們看中了這些廁所當中的淋浴和水錶等設施的原材料“銅”。為此西澳最大的私家建築商形成了一個聯盟,給每一個移動廁所都安裝了GPS衛星導航,實時跟蹤廁所的動向,看來廁所還是挺值錢的。

  所謂的“無性別廁所”這件事,在美國存在但不常見,美國的無性別廁所背後,往往有女權主義的背景;而旅居美國的尹莎介紹,對於公廁這件事,美國和中國存在一定的差異。

  尹莎介紹,與中國不同,美國沒有專門的公廁,所有的餐廳、超市、商場、酒店的廁所都是公廁,美國廁所的普及出乎意料,在中國有些地方不可能有公廁,即使有顧客也不能使用,比如銀行、郵局、微型超市、小的餐廳等等。而在美國無論規模多小,只要開業廁所必須是標配。在美國上公廁不會看眼色,隨便走進一家店舖,餐廳或者超市大大方方的詢問廁所在哪就好。

  最後,我們看看歐洲的情況。在俄羅斯和德國都生活過的張舜衡介紹説,俄羅斯的公廁不僅少之又少,而且都是收費為主。不僅本國人怨聲載道,外國遊客也深受其苦。但在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市情況較為樂觀,無論普通的公共廁所還是景區廁所都以實用為主。一般來説,公共廁所內衛生紙、洗手液、幹手機等設施配備一應俱全。此外,所有廁所內的水龍頭都兼有冷水和熱水。莫斯科市內幾乎所有景區內的公共廁所均為免費,只在市中心或步行街上一帶有收費廁所,其價格均為35-60盧布之間折合人民幣大約3元至6元左右。雖然利民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但俄羅斯民眾對於新式公廁的追求卻沒有停下腳步。比如在莫斯科的地鐵公廁裏,乘客可以憑車票免費使用,廁所內裝有感測器,使用者如果把東西忘在裏面,感測器會示警。

  此外,如果一個人在廁所裏停留超過十五分鐘,警報會響。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下個月莫斯科打算仿傚荷蘭,設置露天廁所。這一消息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爭議。“露天廁所”項目負責人謝爾蓋稱:“新一代的露天小便池,專供男性在公共場合使用。小便池將由金屬製成,自動運行,不需要額外護理。這將是一個特殊的、免費的廁所。”一些反對者聲稱,在公共場合走路的時候要看見別人上廁所,這是不道德的。如果俄羅斯對待公廁還在探討摸索階段,德國對待公廁就早已軟硬兼施了。按照德國政府的硬性指標,城市繁華地段每隔500米應有一座公廁;一般道路每隔1000米應建一座公廁;其他地區每平方公里要有2—3座公廁;整座城市擁有公廁率應為每500—1000人一座。為了遵守“從市民中來,為市民服務”這一公廁選址的最重要原則,德國政府非常重視“軟調查”。各城市公廁管理部門在確定廁所的地點、數量、設施時,必須依靠著名調查公司來配合完成。並把所有的意見匯集成幾種方案,而後再經市議會投票,最終決定一座公共廁所建在哪。

(原標題:無性別廁所首現上海 盤點各國如何解決公廁資源問題)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