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V為中國醫療機器人點讚 期望中國技術推向世界

2016-11-16 00:17:5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

圖片默認標題

  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朱榮濤向海外大V們展示骨科手術機器人的一些基本用法。攝影:韓基韜

圖片默認標題

海外大V觀看骨科手術機器人的使用演示。攝影:韓基韜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劉維靖):“這種機器人有沒有可能在比如非洲之類的第三世界國家中應用?”“它貴不貴?”“機器人在做手術時,醫生在做什麼?”在位於中國“矽谷”中關村的一間辦公室中,用各種外語問出的問題此起彼伏。11月15日,“2016海外大V創新中國行”團隊來到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觀,海外大V們對醫療機器人有了新的認識,並了解了新一代骨科手術機器人的工作原理,面對能“救死扶傷”的人工智能,他們表現得興致勃勃。

  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中國骨科手術機器人領域的一面旗幟。公司市場部經理朱榮濤介紹到,骨骼是複雜堅硬的人體部位,骨科手術的操作難度十分高,醫生在手術中很難把握精準度,容易對病人造成其他傷害。另外,為了使手術的精準性更高,在手術過程中必須使用x光,這導致醫生患癌症的風險比其他醫生高很多。而天智航公司聚焦的領域便是骨科手術機器人,致力於用智慧化的方法解決以上這兩個問題。

  在天智航公司的一間辦公室內,海外大V們看到了天智航公司最新一代骨科手術機器人“天璣”,目前骨科手術機器人的手術定位精度與適應症範圍已處於世界領先水準。朱榮濤還向海外大V們展示了“天璣”的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他指出,骨科機器人使用步驟簡單,只用大約兩星期就可完成入門級的培訓,這樣可以使更多的醫生掌握操作方法,使更多患者早日康復。

  機器人在生活中都並不常見,擁有著超高新技術的醫療機器人就更不常見了。海外大V們面對著新鮮的事物,問題源源不斷。朱榮濤多次提到骨科手術機器人的精準度十分高,這引起了巴基斯坦前駐德國大使賽義德·哈桑·賈維德的注意:“骨科機器人會不會在手術中犯錯呢?”對此,朱榮濤表示,機器人是醫生的助手,醫生犯錯機器人才會犯錯。

  德國黑森州歐洲及國際事務司前司長博希文緊接著追問:“機器人是助手,那醫生做什麼呢?”朱榮濤解釋道,醫生需要在前期制定醫療方案,而機器人是在手術實施過程中幫助醫生的助手。

  非常喜愛中國文化的賈維德還將骨科手術機器人的技術和中醫以及針灸聯想到了一起。朱榮濤表示,雖然兩者沒有必然的聯繫,但骨科手術機器人所能實施的微創手術卻和中醫上的某些理念很相似。

  骨科手術機器人的應用將有助於調整醫療水準不平均的情況,這樣的潛力引起了英國記者阿尤·約翰遜的注意,但一台1200萬元的價格對於非洲等醫療水準較低的第三世界國家來説十分昂貴。朱榮濤表示,産品如果能規模化生産的話,價格必然會下降。

  約旦著名自由撰稿人馬爾旺·蘇達哈此前曾來過三十多次中國,是名中國問題專家。他關注過中國創新機器人的消息,但是還是第一次來到機器人製造公司參觀,這令他感到十分新鮮。他認為,中國的科技發展日後在中國的整個發展中將佔有重要的位置,中國應該將技術向國外輸出。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