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丟書”,不妨寬容以待
黃曉明參加“丟書”活動
昨天有媒體報道稱,效倣“赫敏”艾瑪·沃特森在倫敦地鐵裏藏書,中國版“丟書大作戰”在北上廣三地同時呈現,活動還請來黃曉明、徐靜蕾助陣。然而,活動並未如預期般引發病毒式傳播,反倒引來行銷作秀的質疑及無人閱讀的尷尬。
是不是行銷,有沒有作秀,其實我不太關心,我更關心的是無人閱讀的尷尬。因為,質疑總會煙消雲散,尷尬卻可能持久留存。原因無它,很多人的讀書時間和興趣越來越少了。
其實,這次“丟書大作戰”並不是類似活動的國內首秀。此前,年輕小夥張旭明在廣州地鐵嘗試過,一家叫刀鋒的書店在重慶的輕軌裏也嘗試過,當然都沒能取得“赫敏藏書”的效果。原因是什麼?很簡單,除了不少倫敦人還保留著在地鐵讀書的習慣外,給“赫敏藏書”活動帶來廣泛影響力的,還是貼在書上的那張印有“地下圖書館(BooksontheUnderground)”字樣的貼紙,這是倫敦一個公益組織的名字。“地下圖書館”至今已運行4年時間,4年來,很多讀者成了項目志願者,不少出版社主動上門合作,“這就像一個不會被扣滯納金的流動圖書館”,給人們帶來驚喜和溫暖。
反觀我們的地鐵,尤其是在北上廣的地鐵裏,乘客不是被擠成照片,就是被手機控制,還有多少人讀書呢?地鐵裏的景象,不過是國人並不樂觀的閱讀狀況的一個縮影。胡適曾在一篇名為《這一週》的評論中説,“這一週中國的大事,並不是董康(當時的財政總長)的被打,也不是內閣的總辭職,也不是四川的大戰,乃是十七日北京地質調查所的博物館與圖書館的開幕”。可見,讀書的價值之高。而現實中,除了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還有哪一天,讀書能成為話題被廣泛討論?從這個角度出發,不妨對“丟書大作戰”寬容以待。
今天,更多的人變成了手機控、低頭族。“地鐵丟書”就像一塊石子,能激起幾點閱讀的浪花,讓一些人的目光回到書本上,這至少不是壞事,何必苛責。(慕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