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株洲大力發展三大産業來打造中國動力谷 落實中國製造2025

2016-11-17 13:26:45|來源:央廣網|編輯:谷士欣

  央廣網長沙11月16日消息(記者于方若)車這個家喻戶曉的出行工具,大到動車、火車、高鐵和地鐵,小到汽車和新能源車,車和株洲有著不解之緣,是株洲的産業特色和亮點。中國製造2025調研行記者于11月8日和9日,走訪了株洲市兩家企業,株洲正加快推進實施“中國製造2025”,依靠創新驅動,實現從“製造”向“智造”的新突破。

  株洲位於湖南東部,是全國城市綜合競爭力百強城市,它的特點是“三老三新”。三老為:老祖宗福地,老革命根據地,老工業基地。三新為:國家“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市。工業是株洲的主屬性,製造業是株洲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株洲保持定力,以壯士斷腕意志淘汰落後污染産能,關停企業473家、生産線195條、影響産值近500億元,同時,精準發力,積極培育新的産業,彌補關停企業帶來的增長壓力,“減法”做出了“加速度”,促進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11月8日,株洲市市委書記毛騰飛向“中國製造2025調研行”記者介紹,株洲既抓生産環境又抓生活環境,讓市民感受到碧水藍天,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株洲突出落實自己特色的三大産業:軌道交通、航空和汽車來落實中國製造2025。與此同時,株洲還有一批非常有情懷的企業家,他們不是為了做企業,而是為了振興民族工業。

株洲市委書記毛騰飛講話。(央廣網記者 于方若 攝)

  中國動力谷之新能源客車

  新能源汽車發展是中國汽車産業轉型升級關鍵環節及中國製造推薦的重點領域,中車時代電動作為一家節能與新能源客車累計銷量過萬的企業,該市場更是佔據近10%的份額。國家2015智慧製造項目專項中,中車時代電動也成為入選的94家公司(研究機構)中,唯一一家專業研發製造新能源客車的企業。

新能源公交的外觀。(央廣網記者 于方若 攝)

新能源公交的內部。(央廣網記者 于方若 攝)

  成立於2007年的中車時代電動,從08年開始,中車時代電動全面導入精益生産,大數據生産管理,2016年,中車時代電動再次深入推進智慧製造項目:以“兩化”(工業化+信息化)融合為主攻方向,探索精益與信息化、大數據、智慧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電動汽車公司研發、生産、管理和服務的智慧化水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優勢。

  

  新能源汽車的電機。(央廣網記者 于方若 攝)

  中車時代電動基於軌道交通電傳動技術和網絡控制技術,研發了國內聞名的“雲智通”平臺。在這個物聯網系統上,既可以實現車輛的各項安全管理,智慧運營降本,智慧充電,智慧駕駛,還可無限升級,更重要的是,雲智通有其他客車廠商不可比擬的優勢:電驅動系統,這是新能源車輛的“心臟”,“最強大腦”,這套系統由中車時代電動自主研發,且屬於行業領先水準。通俗來講,雲智通會計算、會分析、學習思考能力也很強,甚至,還能實現自動駕駛!

  今年下半年,中車時代電動在各個片區的行銷捷報頻頻傳來,訂單紛至遝來。中車通過生産線自動化設備該組合製造執行管理系統(MES)項目實施,使從行銷到生産下線,整個週期,從原來34天縮短到21天,達到行業第一。

  

  生産車間裏的安全提示。(央廣網記者 于方若 攝)

  在我國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科技攻關中,中車時代電動是公認的主力,是承擔國家“863”電動汽車項目最多的企業。目前,中車時代電動已申請的專利共219項,主持和參與制定國家及行業相關標準21項,獲得國家級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勵7項。

  當前,近1萬台新能源客車在全國20多個省市運行。湖南株洲更是因此成為國內赫赫有名的“電動公交之城”。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巴西世界盃、男籃亞錦賽等活動都能見到中車時代電動新能源汽車的身影。

  中國動力谷之高鐵、動車與地鐵走向世界

  “高鐵外交”已然成為中國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的火車頭。

  2014年7月4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到訪原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注:由於2015年6月1日中國南車、中國北車正式註冊合併為中國中車,現名稱為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深情寄語:“中國裝備走出去,你們的機車車輛是代表作,我每次出訪都要推銷你們的産品。”

  9月10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印度前夕的先導經貿活動中,中車株機公司與印度最大港口城市新孟買簽署了3億元地鐵車輛和維修保養服務合同。

  12月4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南非總統祖馬的共同見證下,中車株機公司與南非Transnet公司簽署了軌道交通裝備合作協議備忘錄。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坐落于美麗的湘江之濱,是中國中車旗下的核心子公司,中國最大的電力機車研製基地、湖南千億軌道交通産業機群的龍頭企業。目前,公司總資産242億元,在國內外設有20余家子公司,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260億元。公司技術主要是整車製造與維護技術。全國所有電力機車的造修技術均源自公司。通過産業分離、援建、聯合研製、技術平移等方式,帶動一批整車及核心零部件企業的建立與發展,總産值近1000億。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央廣網記者 于方若 攝)

  公司副總經理單勇在11月9日接受“中國製造2025調研行”採訪時表示,達到技術進一步創新可分為詳細的三步,其一,基礎製造技術的提高。其二,在此基礎上,自動化設備替代人。其三,在前兩項基礎上,添加數字化的産品,全部由電腦替代人來做。

  

  公司負責人在介紹公司。(央廣網記者 于方若 攝)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不僅有磁浮交通系統,還有轉向架事業部。何謂轉向架?就是動車的“兩條腿”,人坐的是動車的“身子”,下面與軌道接觸的就是轉向架。轉向架的製造需要精度很高,安全性也有很高的要求,而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也都對此産品有製造。

  公司堅持開放包容,走“引進、消化、吸收”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道路,目標是“掌握世界一流的技術、生産世界一流的産品、建成世界一流的基地”,公司成為振興民族機車車輛工業的重要力量。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