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製造2025調研行:智慧製造為長沙發展裝上高速“芯”

2016-11-17 13:50:40|來源:中新網|編輯:谷士欣

  中新網長沙11月8日電 (記者 魏晞 魯毅)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十年,長沙的GDP增長了460%,在中國33個重點城市中增速居首。今年1-9月,長沙經濟保持了9.1%的增速,預計全年經濟增速可達9.5%。

  在全球經濟普遍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長沙經濟為何仍能保持中高速増長?

  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易煉紅7日接受“中國製造2025調研行”中央媒體集體採訪時表示,這得益於“中國製造2025”戰略以及長沙實施了智慧製造三年行動計劃,推動了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長沙作為中部工業基地,在中國發佈“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要三個月之後的2015年7月,就率先推出了《長沙智慧製造三年(2015-2018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以實際行動搶佔製造業智慧化轉型發展先機。

  智慧轉型激活産業發展動能

  “智慧製造只有落實到成百上千的企業上,才能真正形成生産力、競爭力。”易煉紅認為,讓市場主體唱主角才能實現智慧化轉型進入實質性發展。

  正是基於這種考慮,長沙市在力推三一重工、華曙高科、威勝集團等企業成為國家智慧製造示範企業的同時,在中聯重科、長沙捲煙廠等230家企業啟動了市一級的智慧製造試點,從産品設計、資源管理、生産工藝、機器狀態、品質監控等環節,尋求智慧化解決方案,努力變製造為“智造”。

  製造業的智慧化轉型,讓不少企業嘗到了智慧製造的“甜頭”。比如,威勝集團通過安裝機器人生産線,5台機器人相當於20名工人作業,該條生産線生産效率比以前也提高了45%。華曙高科研製出3D義齒印表機,6小時可列印個性化義齒基胚150顆,而按傳統方式製作一顆義齒所花的時間都遠遠超過6小時。

  受益的並非單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發佈一年多以來,長沙製造在轉型升級中按下了“快進鍵”。2015年,長沙規模工業總産值增長10.6%,高於GDP0.7個百分點。而不以工程機械為主的傳統産業也重新活力迸發,新能源、新材料、智慧製造、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型戰略性産業也蓬勃發展,“多支撐”發展格局在長沙初步形成。

  易煉紅説:“長沙的傳統産業煥發生機,新興産業加快崛起,智慧製造功不可沒。”

  協同創新打造智慧轉型共享平臺

  儘管長沙企業主動轉型、創新意願也明顯加強,但因受制于研發資金、研發能力所限,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引進和使用新技術、參與科研項目和自行技術研發方面仍普遍存在困難。

  易煉紅介紹,為確保企業創新動能,長沙市與中國電子信息産業集團攜手成立了長沙智慧製造研究總院,著力解決協同創新問題,努力打造“中國製造2025”長沙模式。

  長沙智慧製造研究總院通過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工業企業在智慧製造技術領域的優勢,為長沙製造企業提供共性關鍵技術,引進、培養人才和核心團隊服務,引領智慧製造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博世、IBM、西門子等具有國際先進經驗和技術的優質資源都已加盟長沙智慧製造研究總院。

  另一方面,以應用為主要功能的長沙工業雲平臺已正式上線。該平臺通過“互聯網+”深度整合了政府資源、企業資源、金融資本、人才智庫等資源。通過雲平臺,企業可以按照各自需求,獲取産業發展扶持政策信息、全産業鏈條上的技術共享以及融資共享等全方位的服務。

  “通過資源整合協同創新,不僅可以避免技術開發、研發的重復投資,還可以大大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易煉紅説。

  未來目標瞄準國家智慧製造中心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到2018年底,長沙製造業重點領域智慧化水準將顯著提升,試點示範企業、項目運營成本將降低30%,産品生産週期縮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

  易煉紅介紹,在智慧製造的推動下,各行業巨頭正在向長沙的園區聚集。2015年,長沙市“五區九園”共有1161家規模工業企業,佔該市規模工業企業總數的45.6%;全市規模工業企業前100強中,園區企業有90家;園區項目建設發展較快,億元以上企業已達741家,佔全市的53.2%;引進的世界500強企業和投資50億元以上重特大項目均落戶園區。

  易煉紅表示,未來,長沙將著力打造國家智慧製造中心,通過加快建設智慧製造強勢市、創建“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到2021年實現長沙工業總産值由現在的萬億元邁向兩萬億元。(完)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