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發現曹魏皇家大墓 佐證安陽曹操墓真實性
新華社鄭州11月17日專電(記者桂娟)2015年7月,洛陽一村民遷墳時意外發現一座大墓。經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一年多的考古發掘,這座大墓日前被專家論證為曹魏皇家墓葬。它與此前發現的河南安陽西高穴曹操高陵、洛陽曹休墓一起,使不為人知的曹魏皇家陵寢制度大白天下,同時揭開了曹操墓的諸多謎團。
彌補中國古代陵寢制度研究的缺環
16日在洛陽舉辦的“西朱村曹魏大墓專家論證會”上,30余名與會專家達成共識:西朱村曹魏大墓規模宏大,雖遭嚴重盜掘,但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顯示出該墓應是曹魏時期皇家墓葬,對於曹魏時期皇家墓葬乃至中國古代陵寢制度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2015年7月,西朱村村民遷墳時發現夯土,意識到可能有古墓,於是向文物部門報告。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出土陶器、鐵器、銅器、漆木器和少量玉器以及180余件銘刻石牌。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經歷了由漢制到晉制的轉變,曹魏是重要過渡期,但由於曹魏高等級墓葬一直沒有發現,成為陵寢制度研究的一個缺環。2009年底安陽發現曹操墓,隨後洛陽發現曹休墓,加上此次曹魏皇家墓葬的發現,使得曹魏時期諸侯王、列侯王和帝王的墓葬都有了標本,考古學家為此感到興奮。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缺環得以彌補,其過渡、演變的情景,可以從考古學上描繪出來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白雲翔説。
“兩座墓葬體現出高度的一致性,使我們能從宏觀上基本掌握曹魏時期陵寢制度的特點,如墓葬結構高度簡化,不設回廊和內藏槨,不使用玉衣等。”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信立祥説。
佐證曹操墓銘刻石牌的真實性
同為甲字形大墓,不封不樹、無陵園建築、長長的斜坡墓道、七層生土臺階、“前堂後寢”的墓葬結構,該墓與安陽曹操墓的諸多相似之處,都讓考古學家覺得十分“眼熟”。
最“眼熟”的當屬與曹操墓十分相似的銘刻石牌。此次出土180余塊基本完整的銘刻石牌,還有100多塊散片有待修復。經初步整理,可分為衣衾、陳設、梳粧、文房用具、飾品、食具、戲具、日用雜具、喪儀、刀兵器、車馬、樂器、雜物等14類,堪稱隨葬品“遣冊”清單。
“這個墓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與曹操墓的很多東西都非常相似,特別醒目的是石牌,其制式、大小、內容、書寫和語言風格等,都能夠看出時代延續性和文化繼承性。”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焦南峰説。
安陽曹操墓發現之時,60多塊“魏武王常所用”刻銘石牌,是將該墓定性為曹操高陵的重要依據,也是隨後曹操墓真假之爭的關鍵所在。
“曹操墓發現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石質‘遣冊’即石牌,有人懷疑是假的。這一次,洛陽考古人的工作做得很細緻,石牌出土位置和狀況很清楚,後期整理也很細緻,由此可以旁證曹操墓石牌的真實性。”白雲翔説。
“現在看來,石牌是曹魏時期高等級貴族墓葬的一種標識,是當時特有的喪葬制度,有可能是從曹操開始使用。曹休是列侯,他的墓就沒有,説明當時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白雲翔説。
揭開曹操墓諸多謎題
“該墓的發現,為進一步確認安陽西高穴曹操墓提供了有力佐證,一些謠言不攻自破。”北京大學教授趙化成説。
“曹操還養豬嗎?”曾是質疑曹操墓最響亮的聲音之一。
趙化成指出,曹操墓裏出土豬圈明器,就有人説曹操養豬,這是缺乏考古學常識。這一次也出土了豬、羊等模型明器,總不能説皇帝皇后也養羊養豬吧,隨著考古學知識的普及,公眾認識也會提高。
東漢時期的畫像石被當成鋪地石,鋪在曹操墓的墓室裏,也是引起學者質疑的原因之一。“這一次,在曹魏皇家大墓裏,發現帶有東漢戳印的條形磚,説明曹魏時期薄葬有一個特點可能是舊物利用。”他説。
趙化成還認為,兩座大墓還有相同的建造方式,比如墓上都發現有排列有序的柱洞,可能營建之時搭有棚子,建成後再拆掉。
“這個墓和曹操墓一樣,都是出土了四個璧、一個珪,這是非常重要的墓主人身份的象徵。”曹操墓發掘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潘偉斌説。
通過對周邊的調查鑽探,考古人員在該墓葬東側400米的山崗上,發現了一座規模更大的墓葬,亦為東西朝向、不見封土。它會是另一個帝王墓嗎?墓主人與正在發掘的大墓是夫妻或是父子關係?猜想的同時,考古學家期待它會帶給人們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