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世衛組織宣佈寨卡病毒引發病症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16-11-19 10:28:0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谷士欣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劉素雲):世界衛生組織18日在日內瓦召開《國際衛生條例》緊急委員會會議,對寨卡病毒感染流行情況再次做出評估。會議在結束後發表的聲明中宣佈,與寨卡病毒感染有關的小頭症和其他神經疾患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表明,世衛組織降低了對這一流行病的警戒級別。

  今年2月,世衛組織將寨卡病毒可能引發的小頭症和其他神經疾患確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世衛組織依據《國際衛生條例》,對某一流行病嚴重程度發出的高級別警告。根據世衛組織11月17日發佈的最新疫情報告,自2015年到現在,共有69個國家和地區出現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其中28個國家和地區出現與寨卡病毒感染有關的新生兒畸形和其他神經疾患病例。

  18日下午,世衛組織針對寨卡病毒病召開了第五次《國際衛生條例》緊急委員會會議。會議聽取了有關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的介紹,以及有關寨卡病毒感染的最新監測信息,包括地理分佈、流行病學特徵、小頭症和其他神經系統疾患與寨卡病毒的關聯、寨卡病毒的性傳播情況等。與會專家們在進行全面評估之後,向世衛組織總幹事提出建議,即與寨卡病毒感染有關的小頭症和其他神經疾患不再構成《國際衛生條例》所定義的“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世衛組織總幹事採納了這一建議。

  世衛組織在聲明中同時指出,寨卡病毒及其引發的病症仍然是一個重大的、持續的公共衛生挑戰,需要採取強有力的行動。緊急委員會對下一步的防控行動做出了如下具體部署:

  首先,目前的研究已經證明寨卡病毒感染和小頭症之間存在關聯,因此需要建立一個健全的長效技術機制在全球層面進行應對。

  第二,繼續開展研究,加強對寨卡病毒感染及其引發的相關後果的認知。緊急委員會建議將這項工作作為一個長期任務,並提供專門的支持。

  此外,緊急委員會審查並通過了世衛組織有關應對寨卡病毒感染的過渡計劃,以建立較為長期的反應機制,實現已確定的戰略目標。世衛組織總幹事同時建議,將此前提出的臨時防控建議納入長期反應機制。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