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日本對東南亞密集外交意欲何為

2016-11-22 14:42:04|來源:新華網|編輯:賈雪靜

  日本政府近來密集開展外交活動,從9月至今已有多個國家的領導人訪問日本,其中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領導人的訪問尤為引人關注。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在這些外交活動中以經濟援助和所謂“共同價值觀”來拉攏東南亞國家,企圖在戰略上制衡中國,削弱中國的影響力,但由於東南亞國家有自己的利益和考量,它們不會甘當棋子,日本的企圖難以得逞。

  竭力拉攏

  經濟援助是日本對東南亞國家外交中常打的一張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10月下旬訪日前,日媒就透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向菲律賓提供貸款,用於杜特爾特曾長期工作的棉蘭老島的農業開發。訪問期間,日菲簽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其中就包括日本幫助菲政府振興農業。對11月初到訪的緬甸國務資政兼外長昂山素季,安倍同樣打出經濟牌,承諾提供大筆援助,用於緬甸基礎設施建設和雙方能源領域合作。

  與此同時,日本還積極推行所謂“價值觀外交”。在與杜特爾特的會談中,安倍竭力同菲方“套近乎”,稱日本和菲律賓是重要夥伴,共享包括自由、民主、法治在內的基本價值觀。在會見昂山素季時,安倍也宣稱緬甸與日本共享自由、民主、法治等基本價值觀,並大力稱讚昂山素季為緬甸民主化所作的貢獻。

  南海問題是日本對東南亞國家外交的另一個重點議題。杜特爾特訪日期間,日本承諾幫助菲律賓提高海上安全保障能力,並與菲律賓簽署了關於向菲方移交兩艘大型巡邏艦以及日本海上自衛隊TC-90S訓練機的文件。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本月中旬訪日時,安倍提出向馬來西亞提供兩艘大型巡邏艦,作為加強援助南海沿岸國家的措施之一。日本外務省稱,雙方就南海問題交換了意見,確認了“海洋法治和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多重考量

  分析人士認為,日本竭力拉攏東南亞國家,首先是出於戰略方面的考量。安倍今年8月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和太平洋戰略”作為其新的外交方針,強調“維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洋安全”,欲利用海洋問題牽制中國,而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無疑是其眼中的重要棋子。

  在美國和日本教唆下,菲律賓前政府近年來在南海問題上一再對中國發難,但杜特爾特今年6月底上臺後調整了對華和對美政策,南海問題迅速降溫。這無疑打亂了日本在南海的戰略佈局,因此安倍在杜特爾特訪日時竭盡全力進行拉攏,企圖將菲律賓拽回日美陣營。

  緬甸被日本視為“中國出入印度洋和中東的重要門戶”,因此安倍一直試圖拉攏緬甸以削弱中國的影響力,使“日緬關係的強化”成為牽制中國的一張牌。

  有媒體分析認為,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明年1月上臺後預計將在一段時間內優先處理國內事務而較少顧及亞太地區,日本希望通過加大外交投入,在盟友美國“不給力”的情況下,加強自身在這一地區的存在感。

  在謀求戰略利益的同時,日本也試圖從東南亞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尋找商機。安倍正在對外推動所謂“高品質基礎設施投資”,有著廣闊基建市場的東南亞國家成為日本著力推銷的對象,尤其是在高鐵建設領域。在納吉布來訪時,針對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間的高速鐵路計劃,安倍極力推銷日本的新幹線模式。

  難以得逞

  對日本的企圖,東南亞國家顯然心知肚明。它們在積極爭取日本經濟和技術援助的同時,面對日本在南海等問題上的挑撥,卻並不願充當針對中國的棋子。

  杜特爾特訪日就在其訪華後不久。在他訪華期間,中菲就通過對話磋商妥善處理南海問題、全面恢復兩國交往達成共識,並簽署了一大批合作協議。訪日期間,面對日方極力拉攏,杜特爾特改善對華關係的立場並未動搖。在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主辦的菲律賓經濟論壇上發表演講時,杜特爾特一方面歡迎日本企業對菲投資,一方面則強調菲律賓“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他説,菲律賓想要“所有人的友誼”,希望“與中國做朋友”。

  昂山素季也持類似態度。在回答日本記者有關中緬、日緬關係的提問時,她表示,緬甸希望“與所有國家保持友好關係”。昂山素季還特別強調:“緬甸與中國有著非常好的關係,並且希望雙邊關係變得更好。”

  分析人士認為,東南亞國家的外交最終還是要服務於本國利益,它們與中國有著緊密的經濟聯繫和廣闊的合作空間,不可能為了日本而與中國對抗,因此日本企圖拉攏它們制衡中國只能是白費心機。

  (原標題:日本對東南亞密集外交意欲何為)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