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交通部:到2020年貧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基本貫通

2016-11-24 11:08:5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谷士欣

  國際在線報道: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今日介紹,到2020年,中國貧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基本貫通,具備條件的縣城通二級及以上公路,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全面建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介紹“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及交通扶貧工作開展情況,並答記者問。

  戴東昌介紹,“十三五”期,交通部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和中共《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的任務要求,制定出臺了《“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

  戴東昌介紹,本規劃的目標是,到2020年,貧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基本貫通,具備條件的縣城通二級及以上公路,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全面建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好先行、做好保障,確保全面建成小康路上決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交通而掉隊。

  本規劃進一步擴大了交通扶貧範圍,除了繼續支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680個縣以外,又把其餘國貧縣、革命老區縣、少數民族地區縣和邊境縣也都納入《“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支持範圍擴展到1177個縣。

  戴東昌介紹,本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六大工作和重點任務:一是推進骨幹通道外通內聯,著力建設區域發展和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路”。推進貧困地區骨幹通道外通內聯,促進資源要素便捷順暢流動,涉及1.6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和4.6萬公里普通國道的提級改造。

  二是實現農村公路通村暢鄉,著力建設貧困地區“幸福小康路”。突出“保基本、兜底線”,建設約23萬公里的通鄉鎮和建制村硬化路,到2019年,提前一年實現全國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這個全面小康社會兜底性指標。建設約10.8萬公里通村硬化路,解決較大人口規模撤並建制村和“直過民族”地區20戶以上自然村的通暢問題。

  三是提升農村公路安全水準,打造群眾出行的“平安放心路”。將實施30萬公里農村公路安保工程,改造農村公路危橋加強農村公路上的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和1.5萬座危橋改造,對通客車村道上不符合安全通客車要求的窄路基路面路段合理進行加寬改造,提升農村公路安全水準。

  四是“特色致富路”。推進“交通+特色産業”扶貧,打造“特色致富路”,建設約3.2萬公里資源路、旅遊路、産業園區路,進一步強化交通對産業扶貧的基礎支撐作用支持貧困地區特色産業發展。

  五是進一步改善內河水運基礎設施,加強貧困地區縣鄉客運站點改造建設,提高農村客貨運輸通達深度和服務水準改善內河水運基礎設施,擬新增及改善航道里程2600公里,新增80個碼頭泊位,繼續改善農村水網地區的渡運條件。

  六是提升運輸服務水準。支持貧困地區改造建設縣城老舊客運站150個、鄉鎮客運綜合服務站1100個,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全覆蓋。會同相關部門著力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配送網絡,推動農村物流發展。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