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反家暴法貫徹實施順利 多地多部門展開積極探索

2016-11-25 03:59:2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楊玉國

  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也是中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後第一個“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7個省區市出臺了貫徹實施反家庭暴力法的配套制度和政策文件,共110份。這是記者從11月24日在北京召開的貫徹實施反家庭暴力法交流座談會上獲悉的。

  取得積極進展

  2016年3月1日,中國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宋秀岩指出,不到一年的時間,反家庭暴力法的貫徹實施取得了積極進展,許多地方和部門制定出臺了貫徹落實的具體辦法,健全並落實強制報告、公安告誡、家暴庇護、人身安全保護令等一系列制度。

  從相關部門依法履職來看,最高人民法院及時出臺了司法解釋,確定將人身安全保護令作為獨立訴由。一些地方法院在法律實施的第一天,就應家庭暴力受害人申請發出了人身安全保護令。據中國裁判文書網的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今年該網已收錄涉及“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法律文書347份。

  不少地方公安機關在及時受理家庭暴力案件報警求助的同時,不斷規範告誡流程,相繼出臺了家庭暴力告誡制度實施辦法,使之更有操作性。不少地方人民檢察院嚴格執行法律,對涉嫌犯罪的家暴行為依法提起公訴。各地民政部門指導村居委會、救助管理機構等在發現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家暴受害人時,及時報案並提供庇護救助等服務。

  地方積極探索

  在反家庭暴力法的具體實施中,多地多部門展開了積極探索。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劉雙玉介紹説,在一起兩名演藝人士之間的離婚案件中,對男方在機場當眾打了女方一記耳光的行為,法院考慮該行為極大影響了女方的心理,認定屬於家庭暴力。

  “關於家暴的認定問題,審判中長期沿用的規定以傷害後果作為認定的前提,實踐中更有以至少造成輕微傷為標準的情況。但反家庭暴力法擴大了家庭暴力的範圍,將精神暴力包括在家暴之中,且不再強調傷害後果。”劉雙玉説,“反家庭暴力法實施之後,我們應及時轉變傳統觀念與做法,不再以傷害後果作為家庭暴力的認定要件。”

  “為依法解決受害人證明難的問題,我們強調了法院調取證據的職責。在我們指導順義區法院審理的一件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中,法院調取的110報警記錄就是認定家暴的關鍵證據。”劉雙玉説。

  完善相關規定

  宋秀岩指出,要使反家庭暴力法得到更好實施,需要進一步完善相應的工作制度,以具體落實法律的相關規定,增強法律實施的規範性和可操作性。

  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蔣平認為,告誡制度的適用範圍不夠明確,以及告誡書發放後再次發生的輕微家暴行為處理困難,是他們在具體實施中遇到的困惑。

  “如再次發放告誡書,意義不大且不具有法律的嚴肅性;但如處以行政處罰,又無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撐。”因此,蔣平建議,及時出臺指導性意見,明確告誡制度的適用範圍等,並就違反告誡書的處置措施作出規定。

  劉雙玉指出,在反家庭暴力法的實施中還面臨一些爭議與困惑,如:家暴的認定是否考慮次數、持續時間、嚴重程度,是否考慮雙方感情現狀;精神暴力如何舉證、認證;毆打等具體暴力行為舉證難的問題如何解決,如何運用推定;等等。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