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2025”以創新為著力點向德國取經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阮佳聞):日前,第七屆中歐論壇漢堡峰會圓滿落下帷幕。來自中國、德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的400多名代表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上就諸多熱點問題交流了看法。作為本屆峰會的六大熱點議題之一,涉及“中國製造2025”的討論尤其多。與會嘉賓是如何看待這一中國戰略的?德國作為世界公認的創新工業強國,它的“工業4.0”戰略是否對“中國製造2025”有借鑒意義呢?
中國政府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致力於實現工業製造現代化,通過數字化變革提升核心産業的競爭力,從而躋身掌握創新性尖端科技的工業強國之列。峰會主辦方漢堡商會的國際部主任科琳娜認為,這一戰略意味著中國將創新、品質、高效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著力點。
“先制定一個遠大的目標是很好的,因為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具體細化,然後一步步向之邁進。那麼問題就在於該選擇什麼樣的道路去達成這個目標。我認為,德國的‘工業4.0’戰略可以是很好的借鑒。因為所謂‘工業4.0’就是將工業生産與信息技術融合到一起。最終的結果應該是機器可以智慧地進行自我控制。我相信兩國的戰略是可以找到共鳴的,德國也願意提供支持,幫助中國達到這一戰略目標。”
的確,在“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提出後,德國的“工業4.0”計劃被愈發頻繁地提及。因為“德國製造”這塊金字招牌在全球市場經久不衰,如果能夠借鑒、總結德國工業創新戰略的成功經驗,找到戰略對接的可能性,無疑會對雙方實現合作共贏大有助益。不過,在SAP(思愛普)全球副總裁柯曼看來,兩國戰略實施的背景實際上是存在較大差異的:
“在工業製造現代化之後,原先提供著成千上萬崗位的紡織品、皮鞋或者手機工廠該何去何從?因為德國國內這樣涉及大量人工的生産線比較少,所以並不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換言之,還是要基於各自的國情。但這並不是説彼此不能借鑒。我們也很關心‘中國製造2025’由哪些要素組成,是不是可以跟我們對接,是不是可以共同進行研究,和高校也好,和機構也好,當然更多的是和企業。我們也很願意去闡述‘工業4.0’的概念,向中國的政府部門以及向中國的高校。我們提供很多‘工業4.0’的課程,都已經翻譯成了漢語,這樣就可以讓更多的中國青年學生來了解這個概念。”
而除了要對概唸有清晰的認識以及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國情之外,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龍信鑫認為,“工業4.0”最值得“中國製造2025”學習的地方其實是企業的創新能力:“‘工業4.0’可以説是值得中國借鑒的榜樣。因為在德國,工業4.0之所以能夠取得卓越的成果,是因為這一戰略依託的是企業平臺,政府起到的只是輔助作用。但在中國,情況不太一樣,是政府發起的倡議,希望企業加大創新的力度。可惜大多數企業往往缺乏探索新經營模式的動力,而獨立去創造新的産品對他們來説又不現實。這就導致了目前中國的創新搖籃更多的依然是高校和研究機構。所以貫徹落實‘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關鍵在於企業能不能自主創新。”
誠然,德國的“工業4.0”理念可以給“中國製造2025”戰略很多啟發,但德國之所以能夠常年保持住工業強國的優勢,究其本質還是因為創新能力的領先。可以説,“工業4.0”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德國創新實力的驅動。德國中國商會主席蔡正欣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創新靠的是一點一滴的積累,不會是一蹴而就的成果:“為什麼德國會成為一個創新的基地,我覺得最主要的是德國的這種,我們現在國內也有這樣一個稱呼,叫工匠精神。他在做自己本職工作的時候、在做研發的時候一是考慮非常全面,第二他一直保持著一個持續改進的思想。而這個持續改進也不是飛躍式的,積累在你每天一點一滴。正因為有這樣一個基礎和這樣一個思維模式,我覺得才能夠成就德國現在成為一個世界創新中心。”
對此,柯曼也持有相同的觀點。他説,德國在創新道路上遙遙領先其他國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的性格、他們的文化:“多年來,德國在創新方面一直位居世界領先地位。我覺得這在某種意義上融合了自身文化的結果,比如文化裏的鑽研和獨立精神。像我老家在南德,那裏的人比較注重怎麼去解決問題,也包括通過技術的手段來解決問題。這種文化的影響可以説是根深蒂固的。與此同時,我們的教育和培訓體系強調動腦思考,而不是一味地重復。所以哪怕是在一些年代特別久遠的工廠裏,師傅、幫工、學徒等等,所有人都竭力在自己從事的領域嘗試新事物,這就是創新的動力。”
而這樣的性格和文化的形成又是與德國以實踐為導向的教育分不開的。在德國的高等教育體系裏,應用技術大學一直被認為是德國創新事業的主力軍——工程師們的搖籃。那裏的學生雖然只佔了大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卻培養出了全國三分之二的工程師。科琳娜認為,有新的想法和發現卻不真正地去踐行,是稱不上創新的。而德國正是因為注重實踐,才讓自己的創新享譽全球:“德國在教育系統裏始終貫徹的是‘實踐出創新’理念。比如德國的工程師們一般之前在應用技術大學求學的過程中就接受以實踐為導向的教育,換言之就是理論和實踐學習各佔百分之五十,為未來進入企業工作打下紮實基礎。於是就有了創新強國——德國。”
不過,在龍信鑫看來,中國在創新方面其實已經探索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因此,德國和中國在創新優勢方面其實是各有韆鞦:“從字面上來解釋創新,就是創造出全新的産品。這的確是德國的強項,比如在機械製造、化工等許多高科技領域。而中國創新優勢在於市場化,也就是企業的經營模式。比如中國的微信就是個非常好的例子。雖然最早人們把它當做是WhatsApp的山寨版,但如今再比較兩者,微信已經遠遠超越了WhatsApp。它是一個平臺,更是一個獨立的互聯網世界,一個數字化的生態系統。所以説創新不僅僅意味著去創造新産品,更是提出一種新的經營模式,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新的企業。而在這一點上,中國的潛力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