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槿惠第三次國民談話釋放兩大訊息
當地時間2016年11月29日,韓國首爾,韓國總統樸槿惠第三次就親信門發表談話向國民致歉。
韓國總統樸槿惠11月29日發表了第三次“對國民談話”,這是繼11月4日之後發表的第二次“對國民談話”後時隔25天后再次發聲。這個“對國民談話”有可能是樸槿惠遭到國會彈劾前的最後一次談話,所以樸槿惠釋放出什麼信息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值得各界關注。
從談話背景上分析,我們可以首先找到這次談話中重點值得關注的點是什麼。此次“對國民談話”的談話背景和上次已有了很多變化,樸槿惠的政治命運已很不樂觀。第一是韓國國民已就要求樸槿惠下臺進行了5次示威,樸槿惠的支持率一跌再跌,已經達到了民選總統以來僅有4%支持率的歷史最低位,韓國社會貌似對樸槿惠繼續執政已經不能一忍再忍;第二是11月28日韓國在野三黨(共同民主黨、國民之黨、正義黨)已各自擬定了彈劾樸槿惠的決議草案初稿,然後於今天(29日)協商擬定三黨統一的彈劾決議草案稿,三方並對12月2日在國會投票表決樸槿惠彈劾案已達成共識,國會對其彈劾程式的啟動即將開始;第三是彈劾勢力進一步擴大,據此前韓國媒體報道執政黨內部至少43名議員贊成彈劾,這已超過執政黨內部至少需要29名議員支持的彈劾人數,意味著國會通過彈劾樸槿惠的決議案的可能性已大大提升;第四樸槿惠所在的執政黨(新國家黨)非樸勢力已成立了道德規範委員會已著手啟動對樸槿惠的懲處程式,而親樸勢力也出現了“名譽下臺論”(即勿固執完成任期應主動下臺已保名譽)。綜合以上的政治形勢來看,樸槿惠可謂凶多吉少,遭遇國會彈劾甚至在所難免,發表言論的重點無疑可確定集中在是否主動提出辭職。
此次樸槿惠的談話內容,樸槿惠釋放的一大核心信息就是:“我已做好了下臺準備,但不會進行主動請辭”。樸槿惠已在談話中明確提到:“包括在縮短總統任期在內的我的進退問題,將交由國會決定。執政黨與在野黨如果能討論出最大限度地減少國政運行中的混亂和空白的方案,我會按照政治日程和法律程式退出總統的位置。”這就是説,樸槿惠注意到了當前對她極為不利的政治形勢,對於將被彈劾的命運已做好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下臺是有條件的,就是反對勢力要拿出一個適當的方案並再國會和憲法法院的最終裁決都通過後才可以,樸槿惠是不會接受無條件立即下臺這一要求的。我們知道,樸槿惠在第二次的“對國民談話”中曾強調為防止國政運行發生更大的混亂和空白,總統位置不能出現空缺。這次她再提到“國政混亂空白”的相關內容,還想表達的一層意思就是,我一直不主動請辭是為防止國政混亂應盡的一份職責,而我被彈劾後國政再繼續混亂,責任就不能怪我了,是反對勢力沒有拿出合理的替代方案,你們就等著看彈劾我到底有沒有實際效果吧。
另一方面,樸槿惠也想傳達的信息就是“我的過失在於我用人不當,而我自己沒有幹過任何違法行為”。樸槿惠在談話中也明確提到:“從1998年從政到現在,這18年的從政經歷中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和國民,沒有追求一絲的私利。現在發生的事情本意也是為了國家發展才做的”。而我們知道,韓國檢方20日曾把樸槿惠視為“崔順實的共犯”,即把她的身份由“相關證人”變成了“犯罪嫌疑人”,樸槿惠在此次談話中提出這些內容實際上是對韓國檢察方面的指控進行了否認,再次強調自己在崔順實事件中雖然有錯,但絕無違法,自己的過錯也是情有可原的。
談話後,韓國在野黨立即發表聲明指出這是樸槿惠試圖逃避被彈劾命運的伎倆,不提出立刻辭職是罔顧民意,談話內容沒有任何的誠意;而也有人認為,這實際上可以看作是“下野宣言”。筆者認為,由於各個政黨總是基於自身利益進行的有偏向的發言,判斷這是不是一種伎倆判定為時尚早。鋻於最終彈劾案即使國會通過,還要經過憲法法院的最終裁決這一決定性變數才能真正生效(被憲法法院裁決通過的可能性尚不明朗),且預計下月中旬即將展開的“特別檢察”最長可達到120天,憲法法院裁決最長可達180天,再加上總統下臺後要在60天內完成總統選舉,這樣“折騰”下來算來和她自然下臺的日程差別便不是很大,從而彈劾不彈劾帶來的實際作用其實已經沒有太大意義,當前批評樸槿惠是不是真心下臺已經不重要了,韓國政界如何儘快拿出切實合理的方案來穩定政局、保障日後國政正常展開才是當務之急。(作者:漢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