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臺文件完善産權保護制度 明確産權保護十大任務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柳青):27日,中國政府公佈文件,就完善産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産權提出意見。這份文件是中國政府首次以中央名義出臺産權保護的頂層設計,為解決長期以來中國社會所關注的諸多産權問題明確了方向。分析人士指出,完善産權保護制度對於中國經濟社會轉型有著重要影響。
這份文件明確了進一步完善現代産權制度、推進産權保護法治化的多項原則和任務。強調健全以公平為核心原則的産權保護制度,文件明確,公有制經濟財産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産權同樣不可侵犯。廢止按照所有制不同類型制定的市場主體法律和行政法規,加大對非公有財産的刑法保護力度。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這份文件的出臺,對於經濟社會轉型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們都知道,産權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石,所以走向産權保護的制度化、法制化,對於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應該説有著多方面的重要影響。在當前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尤其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這個《意見》的出臺,有利於提升各方面的投資預期,尤其是社會資本的投資預期,所以對於促進經濟轉型,也有著多方面的重要影響。”
這份文件明確了産權保護的十個方面任務:主要有加強各種所有制經濟産權保護;完善平等保護産權的法律制度;完善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等。北京大學法學院常鵬翱教授表示,完善産權保護制度應當強調依法保護、加強保護和切實保護:“所謂依法保護是指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來保護産權人應該享有的合法利益,這應該是重中之重;加強保護,就是從各個方面破除原來可能歧視某些産權,比如歧視民營經濟、歧視私有經濟,要切切實實的讓它(民營經濟、私有經濟)和國有經濟、公有經濟放在用一個地位上,來加強保護;切實保護就是要把原來法律規定的措施用到位,從方方面面來落實相應的保護措施。”
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和政務誠信建設,政府部門不得以政府換屆、領導人員更替等理由違約毀約,違約毀約要承擔法律和經濟責任是這份文件的一個亮點。
國家行政學院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志紅表示,完善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對於約束政府行為,維護人民權利意義重大。
中國歷來關注産權保護。從改革開放初期在農村建立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到上世紀90年代推進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從2004年將“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産不受侵犯”寫入憲法,到2007年出臺物權法,以公平為核心原則的産權保護制度逐步形成,産權保護法律體系初步建立,全社會産權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國家行政學院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志紅表示,保護産權,必須要推進法治政府和政務誠信建設:“當前文件出臺之後,政府要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去清理以前做的一些規定,要看看以前的規定裏是不是有一些歧視民營經濟,或者是老百姓的平權利不是出於平等保護狀態的這樣一些規定,有一些準入方面,設置了很多隱形的壁壘,也要把它清理,確保各種所有制經濟都能夠處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中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