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別糾結“代購空氣”是不是三無産品

2016-11-30 11:10:34|來源:東方網|編輯:王瑞芳

  霧霾頻繁出現催生新的商品交易——“賣空氣”。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標稱來自山東威海,甚至從新西蘭等地代購而來的空氣,在電商網站及微信朋友圈裏成為了明碼標價的商品。有的空氣,按照説明書換算,呼吸一口的代價是1.2元。對於保質期,很多店主表示不清楚。專家表示,這類産品涉嫌“三無産品”,建議消費者謹慎購買。(11月29日《北京青年報》)

  網絡經營平臺開展“代購空氣”業務,這讓監管部門很生氣。工商部門表示,“代購空氣”屬於三無産品;品質部門説“代購空氣”沒有商品標準;司法部門説“代購空氣”涉嫌欺騙。

  的確,如果完全從商品的角度審視“代購空氣”行為,以上部門的説法都是有道理的,“代購空氣”就是三無産品。問題是,是不是三無産品並非是“代購空氣”的重點。有網絡平臺在銷售“空氣”,也有市民在購買“空氣”,但是這並不是主流。

  其一,購買的人不見得是為了“呼吸空氣”購買的,只是感到好奇,是買回家當玩具的;其二,不會成為購買的常態。比如一個家庭購買了一款“空氣商品”,應該不會再次購買了;其三,這也只是一種娛樂而已,是鬧著玩的,不會有人真的為了躲避霧霾侵襲而購買“空氣”;其四,這是一些地方推銷自己旅遊産品的一種方式,是為了告訴市民“到我們這裡來玩吧,我們這裡空氣新鮮”。

  從這個角度來看,監管部門非要説“空氣商品”屬於三無産品就沒有多大意義了。監管部門真正需要做的事情是,減少那些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三無産品,以免危害社會,而不是拿出如此巨大的精力和“鬧著玩的空氣商品”較真。如果真心較真的話,建議所有部門都和霧霾去較真,都和環境污染去較真,管理好自己負責範圍內的污染企業,讓霧霾不再靠風吹,讓霧霾不再侵襲百姓的生活。

  其實,網絡平臺銷售“空氣”也不見得是為了賺錢,也只是一種情緒的表達,是對生態環境的呼喚。而購買了“空氣商品”的市民一方面是覺得好玩,一方面也只不過是情緒的宣泄而已,他們期待的同樣是,讓天藍藍、水清清、草綠綠的家園再回來。

  北京市律師協會産品品質與安全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張學明律師表示,空氣不同於醫療用的氧氣,目前在國內很難界定。作為産品,首先必須有標準,沒有標準的産品是不能銷售的,建議消費者謹慎消費。我想這也有點上綱上線了。也是對“代購空氣”現象的一種誤讀。

  “空氣商品”是不是三無産品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空氣商品”是對監管部門環境執法的一種提醒。(郭元鵬)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