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11月30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併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2016年11月30日)
習近平
各位代表,同志們,朋友們: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是我國文藝界的一次盛會。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體代表,並通過你們向全國廣大文藝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黨對文藝工作歷來高度重視,這是因為,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廣大文藝工作者響應黨的號召,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創作了一大批膾炙人口、深入人心的優秀作品,弘揚了中國精神,凝聚了中國力量,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2014年10月,我們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我同文藝界的同志們深入交流,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方向和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投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火熱實踐,傾情服務人民,傾心創作精品,熱情謳歌全國各族人民追夢圓夢的頑強奮鬥,弘揚崇高理想和英雄氣概,奏響了時代之聲、愛國之聲、人民之聲。特別是在黨和國家舉辦的一系列重大活動中,在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的文化服務中,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廣大文藝工作者勇挑大梁、不計名利、夙夜奔忙,展現了昂揚的精神風貌、高超的藝術水準。在廣大文藝工作者辛勤努力下,我國文藝界出現新氣象新面貌,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雜技、民間文藝、文藝評論、群眾文藝、藝術教育等都取得豐碩成果,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為人民提供了豐富精神食糧,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化魅力。
實踐充分證明,廣大文藝工作者心懷祖國人民、響應時代召喚、追求藝術理想,是一支有智慧有才情、敢擔當敢創新、可信賴可依靠的隊伍。黨和人民感謝你們!
各位代表!同志們、朋友們!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當代中國正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力前進。這是一個風雲際會的時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有中國人民團結一心、自強不息的精神,有中國人民創新創造、開拓進取的勇氣,有中國人民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毅力,中華民族在苦難和曲折中一步步走到今天,必將在輝煌和奮鬥中大踏步走向明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航船一定能夠劈波斬浪駛向光輝的彼岸。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物質文明極大發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極大發展。早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就多次強調要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中華民族的新文化。1940年,他説:“我們不但要把一個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為一個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後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1979年10月,鄧小平同志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發表祝詞強調:“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準,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他還強調:要大力發揚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崇高精神,“大聲疾呼和以身作則地把這些精神推廣到全體人民、全體青少年中間去,使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進步的人們所嚮往,也為世界上許多精神空虛、思想苦悶的人們所羨慕”。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展、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都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有力支撐。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我們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各位代表!同志們、朋友們!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偉大事業,需要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也需要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魯迅先生1925年就説過:“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響時代前進號角,把藝術理想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之中,做到胸中有大義、心裏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鬥、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優秀作品,為我們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為我們的民族描繪更加光明的未來。
這裡,我給大家提幾點希望。
第一,希望大家堅定文化自信,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創作出具有鮮明民族特點和個性的優秀作品,要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善於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斷前行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沒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寫出有骨氣、有個性、有神采的作品。
古往今來,世界各民族無一例外受到其在各個歷史發展階段上産生的文藝精品和文藝巨匠的深刻影響。中華民族精神,既體現在中國人民的奮鬥歷程和奮鬥業績中,體現在中國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産生的一切優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國一切文學家、藝術家的傑出創造活動中。
在每一個歷史時期,中華民族都留下了無數不朽作品。從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等,共同鑄就了燦爛的中國文藝歷史星河。中華民族文藝創造力是如此強大、創造的成就是如此輝煌,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氣度,我們應該為此感到無比自豪,也應該為此感到無比自信。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任何一個時代的經典文藝作品,都是那個時代社會生活和精神的寫照,都具有那個時代的烙印和特徵。任何一個時代的文藝,只有同國家和民族緊緊維繫、休戚與共,才能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反映時代是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握時代脈搏,承擔時代使命,聆聽時代聲音,勇於回答時代課題。
古今中外,文藝無不遵循這樣一條規律:因時而興,乘勢而變,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在人類發展的每一個重大歷史關頭,文藝都能發時代之先聲、開社會之先風、啟智慧之先河,成為時代變遷和社會變革的先導。離開火熱的社會實踐,在恢宏的時代主旋律之外煢煢孑立、喃喃自語,只能被時代淘汰。
對文藝來講,思想和價值觀念是靈魂,一切表現形式都是表達一定思想和價值觀念的載體。離開了一定思想和價值觀念,再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也是蒼白無力的。文藝的性質決定了它必須以反映時代精神為神聖使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凝聚中國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礎。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根本任務,堅定不移用中國人獨特的思想、情感、審美去創作屬於這個時代、又有鮮明中國風格的優秀作品。
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歌唱祖國、禮讚英雄從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恒主題,也是最動人的篇章。我們要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用生動的文學語言和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裝點祖國的秀美河山,描繪中華民族的卓越風華,激發每一個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對中華民族的英雄,要心懷崇敬,濃墨重彩記錄英雄、塑造英雄,讓英雄在文藝作品中得到傳揚,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絕不做褻瀆祖先、褻瀆經典、褻瀆英雄的事情。要抒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蓬勃實踐,抒寫多彩的中國、進步的中國、團結的中國,激勵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堅定文化自信,離不開對中華民族歷史的認知和運用。歷史是一面鏡子,從歷史中,我們能夠更好看清世界、參透生活、認識自己;歷史也是一位智者,同歷史對話,我們能夠更好認識過去、把握當下、面向未來。“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沒有歷史感,文學家、藝術家就很難有豐富的靈感和深刻的思想。文學家、藝術家要結合史料進行藝術再現,必須有史識、史才、史德。
歷史給了文學家、藝術家無窮的滋養和無限的想像空間,但文學家、藝術家不能用無端的想像去描寫歷史,更不能使歷史虛無化。文學家、藝術家不可能完全還原歷史的真實,但有責任告訴人們真實的歷史,告訴人們歷史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戲弄歷史的作品,不僅是對歷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對自己創作的不尊重,最終必將被歷史戲弄。只有樹立正確歷史觀,尊重歷史、按照藝術規律呈現的藝術化的歷史,才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才能立之當世、傳之後人。
中華文化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紮根腳下這塊生於斯、長于斯的土地,文藝才能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正所謂“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我們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繼承中轉化,在學習中超越,創作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又符合世界進步潮流的優秀作品,讓我國文藝以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屹立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