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埃及為何彼此看重
新華社開羅1月19日電(國際觀察)中國與埃及為何彼此看重
新華社記者王雪劉洪德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對埃及進行國事訪問。作為世界上兩個重要的文明古國,中埃兩國友誼源遠流長。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自2014年中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以來,兩國關係不斷呈現新特點。
專家認為,在“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下,中埃兩國正在掀開闔作共贏的新篇章。
歷史積澱深厚
“對埃及來説,與中國的關係是特殊的,因為兩國的友好往來可以追溯到幾千年以前。作為世界上的兩個重要文明古國,中埃友誼具有歷史積澱,”埃及金字塔政治和戰略研究中心國際關係專家賽義德·拉文迪説。
作為連接世界幾大古文明的重要紐帶,絲綢之路自古便成為中埃兩國友誼的橋梁。漢代張騫、班超等人出使西域所開拓的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中埃之間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也是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作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埃及自古以來便具備天然的戰略重要性。
新中國成立後,埃及是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國家。1999年,埃及又成為首個與中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的阿拉伯和非洲國家。2014年,習近平主席同埃及總統塞西共同決定將中埃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為雙方關係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拉文迪説,中埃兩國在歷史、文化等領域具有相似之處。在古代,中國的絲綢、茶葉等商品受到埃及人歡迎;在當代,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值得埃及學習。“我認為,歷史為兩國關係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新時期新特點
專家認為,在兩國長期友好交往歷史的基礎上,中埃關係在新時期正呈現出新特點。
第一,中埃關係受到兩國政府高度重視。
“自2011年以來,埃及歷經兩輪政治更迭,經濟遇到困難。塞西總統上臺後先後兩次訪問中國,與中方在諸多重要問題和重大項目上達成共識,這體現了埃及對兩國關係的重視,”埃及經濟學家、民族進步統一集團黨領袖賽義德·阿卜杜勒阿勒對新華社記者説。他強調,埃及將中國視為成功發展的案例,希望多向中國學習。
作為埃及議會議員,阿卜杜勒阿勒説,他到中國訪問時也同樣感受到中方對埃及代表團的重視和歡迎。他説:“我認為這是兩國關係向前發展的前提。”
第二,“一帶一路”與産能合作成為中埃關係的關鍵詞。
“埃及人可以接受美國大片和美國快餐,但在實實在在的經濟項目方面,我們更想與中國合作,”阿卜杜勒阿勒説。
他表示,由於兩國國情不同,埃及並不一味追求雙邊貿易數字上的平衡,而是願意找到能與中國共同生産、經營的領域,為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導下,2015年9月,中埃兩國簽署了《中埃産能合作框架協議》。金字塔政治和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哈立德·哈利克指出,産能合作已經成為中埃兩國合作的切入點。他説,埃及經過幾年的經濟困難,目前需要大力發展經濟。在工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中埃可以找到合作共贏的機遇。
第三,兩國交流合作在多個領域共同發展。
據統計,2014年中埃雙邊貿易額達116億美元,中國已成為埃及第一大貿易夥伴。埃及也是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2015年中埃開展文化交流活動約80場,埃方參與人數近3.5萬。
“現在每個埃及人家裏都有中國産品,或者是電器、摩托車,或者是玩具、衣服等,其實中國早已深入埃及人的生活,”埃及開羅美國大學政治學教授努哈·貝克爾對新華社記者説。
他指出,中國與埃及在文化和社會風俗等方面具有共同點,埃及人能夠理解中國的文化、藝術和教育理念。中國的電視劇在埃及非常流行,學習漢語的埃及學生也越來越多,這些都説明中埃兩國間的交流在不斷拓展。
共迎嶄新未來
“我看好中埃關係的發展前景,”埃及前外交部長助理艾哈邁德·瓦利告訴新華社記者。
他説,中國無論在對待中東地區各類問題還是在處理國際問題方面,總是以和平、中立和不干涉內政為原則。尤其在埃及所處的西亞北非地區,中國的姿態是平衡和友好的。中國與埃及的合作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這有利於中埃兩國關係進一步深化和拓展”。
談到中埃兩國在經濟方面的合作潛力,阿卜杜勒阿勒表示,中國與埃及都是發展中國家,在發展中面臨相似問題,比如結構調整、人口問題、貧富差距等。埃及需要向中國學習經驗和技術,更看重互利共贏的合作,而不是要求經濟援助。兩國在經濟合作方面大有可為。
“與此同時,我認為兩國在安全合作、人員交流、文化借鑒,乃至城市發展等方面,都存在非常好的合作機遇,”阿卜杜勒阿勒説,“中埃兩國關係將迎來飛躍式發展,兩國將共同迎接雙邊關係嶄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