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中東之行大家談】習近平主席首訪中東,將凝聚“天時地利人和”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5日宣佈:應沙特阿拉伯王國國王薩勒曼、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總統塞西、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總統魯哈尼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月19日至23日對上述三國進行國事訪問。(1月15日 人民網)
梳理習近平主席三年來的首次出訪,今年的時間可謂最早。2014年3月22日和2014年2月6日,習主席首訪的均是俄羅斯,2015年4月21日,習主席首訪的則是中國的另一重要戰略夥伴鄰國巴基斯坦。而今年首訪的則是中東三個最重要國家:沙特、埃及、伊朗。習主席本次出訪中東三國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
其一,天時。今年正值中國開啟同阿拉伯國家關係60週年,去年8月發佈的《中國—阿拉伯國家經貿關係發展報告(2015)》藍皮書顯示,中國已成為阿拉伯國家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國和重要的原油出口市場,2004年-2014年,中國對阿盟進出口額年均增長率為28.3%。今年1月13日,中國政府首次發佈《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全面系統地規劃了中阿經貿關係的發展藍圖,為今後中阿經貿合作明確了方向。此外,本次習主席出訪中東三國,也是對沙特國王薩勒曼,埃及總統塞西,伊朗總統魯哈尼2014年訪問中國的回訪,三國可謂期待已久。
其二,地利。駝鈴陣陣,絲路漫漫,這是中東留給國人的印象,20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曾到過安息(古代伊朗),通過茶葉、絲綢、瓷器、香料交換與中東人民結下深情厚誼。古代絲綢織就了古老文明的友好往來,而在21世紀“一帶一路”戰略經濟規劃帶,中東不但是能源基地,也是連結亞歐大陸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紐帶。中東-瓜達爾港-中巴經濟走廊,不但是“一帶一路”戰略經濟規劃的旗艦項目,同時也是中東、西亞、中國三方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互惠之地。
其三,人和。中東地區熱點問題可謂此起彼伏,究其原因,除了因為本地區民族、宗教、教派矛盾相互交織,各方利益互不退讓,還因為美、歐、俄等大國戰略角逐所致。相比之下,中國對待伊斯蘭世界各國人民始終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堅持不同文明相容並蓄、交流互鑒原則,中國與阿盟各國,與伊朗也均保持友好的關係,中國可謂在中東地區擁有廣泛的“人和”基礎。
“世界那麼大,問題那麼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中東是中國最大的海外能源供應地,是“一帶一路”戰略經濟規劃的關鍵節點。習主席此次中東之行,必將在各國間達成合作,收穫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