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殘疾人摩托車的士帶來的改變
“的士司機不願意停,他們嫌我們行動慢,好不容易上車了,往往腳還沒落地,車已經開動了……”回憶起辛酸場景,39歲的印度尼西亞盲人按摩師蘇米娜難掩傷心和失望。
由於出行難,蘇米娜每次上門按摩路上就要耗時半天,時間一長,客戶越來越少,生活也越來越困難。
一年前,印尼日惹地區出現專為殘疾人服務的迪法摩托車的士,只要一個電話,摩的就會上門接送,蘇米娜的生活大為改觀。
迪法是印尼第一家由殘疾人創立、為殘疾人提供接送服務的摩托車的士機構,由日惹殘疾人特裏約諾創立。2015年12月1日正式運營時僅有7輛車,現在已經擁有18輛摩托車的士。“很多時候大家因為自己的生活方便無礙,容易忽視和我們一樣生活在這個城市的殘疾人朋友,他們也需要出行,”特裏約諾説。
特裏約諾2歲時由於小兒麻痹症導致下肢萎縮,現在不得不依賴腿部支架和腋下拐杖輔助行走。
在特裏約諾看來,印尼殘疾人由於在教育、就業等方面的限制,普遍生活貧困,政府也缺乏對殘疾人權益的必要保護。“我了解殘疾人謀生的艱難,我的內心召喚我應該為殘疾人做些什麼。”
在迪法創立之初,特裏約諾和幾個殘疾人朋友自己購買材料,自己當焊工,自己組裝摩托車邊輪。由他們設計的摩托車的士自誕生起,就深受殘疾人乘客歡迎,業務量也迅速攀升。特裏約諾雇用的殘疾人司機每月收入都能在300萬印尼盾(1人民幣約合1970印尼盾)以上,完全能夠滿足基本的家庭生活需求。
乍一看,迪法摩托車的士並無特別之處,僅僅是添加了帶有邊輪和頂棚的三輪摩托車。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迪法摩托車配備有斜坡式和踏板式兩種上下車輔助裝置,邊輪的前方和左右兩邊還分別設有扶欄,方便殘疾人上下。
印尼城市小巷多,道路狹窄,摩托車的士在當地非常流行,在線摩托車約車服務也很成熟。特裏約諾創辦迪法就是依照網上約車的模式,開發安卓和蘋果應用,設立自己的網站。叫車服務可以通過電話或手機應用完成。
目前迪法僅服務於日惹市區,收費相當親民,載客的費用是5公里以內2萬印尼盾,5公里以上每公里收費2500印尼盾,包車每天10萬印尼盾,收費的90%歸司機所有,剩餘10%作為迪法的日常運營資金。
除了接送殘疾人,迪法還同酒店、旅行社等機構合作從事城市旅遊線路包車、運貨等服務。一般週末或假期客流量大時,迪法的車輛基本滿負荷運行。
“其實當初我也沒想到會成功,(迪法)推出之後的巨大需求才使我了解到,原來我們已經把殘疾人遺忘得太久了。日惹是一個美麗的城市,我希望每一位殘疾人都能享受到應有的便利服務和溫情,”特裏約諾説。
目前有100多位殘疾人表示想加入迪法,特裏約諾也希望將迪法推向全國,為更多殘疾人服務。但作為非營利機構,缺乏足夠資金是迪法發展的瓶頸。
迪法運營費用的一半來自5家當地企業的贊助,另外一半來自摩托車的士收費的分成。特裏約諾認為,當前18輛摩托車遠遠不夠,為了能夠幫助更多殘疾人,迪法需要擴大規模,將業務推廣到更多城市。
特裏約諾打算近期公佈眾籌計劃。第一階段目標是籌集約30億印尼盾,主要用於採購和改裝100輛摩托車,將業務擴展到三寶壟、梭羅、巴厘和泗水4座城市。
面向殘疾人服務的迪法得到印尼多位企業家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和殘疾人協會的支持,並且引起媒體關注,這讓特裏約諾倍感欣慰,也對迪法的未來充滿信心。
目前從摩托車組裝到迪法的宣傳推廣,基本都是由身材瘦小的特裏約諾一人承擔。雖然很累,有時還會吃閉門羹,但特裏約諾依然樂此不疲。
“這是我們殘疾人自己的事業,總要有人推動和爭取,現在已經開了個好頭,一定要繼續做下去,”特裏約諾信心十足地説。
(原標題:通訊:印尼殘疾人摩托車的士帶來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