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民眾赴古巴使館悼念卡斯特羅 緬懷其革命精神

2016-12-02 09:50:1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何雨陽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黃蓉):當地時間11月26日淩晨,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發表全國電視講話時宣佈了一個讓古巴人民為之悲慟的消息:古巴革命領袖、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逝世,享年90歲。菲德爾•卡斯特羅這位在美國“後花園”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古巴領導人,不屈不撓反抗霸權主義,帶頭在拉美與中國建交,被世界領導人讚譽為“20世紀的偉人”。12月1日是古巴駐華使館開放公眾悼念卡斯特羅的首日,不少中國民眾自發前來悼念這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古巴駐華使館外擺滿鮮花

  12月1日是古巴駐華使館舉行悼念古巴革命領袖老卡斯特羅活動的對外開放日首日,這一活動將持續到12月4日中午12點。

  1日上午8點半,國際在線記者來到古巴駐華大使館門外時,看到這裡已經排起了長隊,其中既有外國人的面孔,也有不少中國人的面孔。許多人手裏拿著花束,以示緬懷。

  使館門外的宣傳欄處擺放了很多民眾送來的鮮花,鮮花裏有菲德爾•卡斯特羅的照片和民眾手寫的卡片。使館內依然降半旗以示默哀。

使館門外的宣傳欄處擺放了很多民眾送來的鮮花。

  在使館人員的引領下,弔唁者陸續進入使館。走進大廳便可看見中國領導人和中國政府機構贈送的花圈。在花圈的右側,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擺放著一本弔唁簿,上面貼著菲德爾▪卡斯特羅身穿戎裝的照片。冬日的陽光照射進來,廳內顯得靜謐、肅穆。

  弔唁的群眾面對著卡斯特羅的照片鞠躬問候,並在桌上的弔唁簿上書寫悼詞,對這位偉人表達他們的懷念與崇敬。整個悼念活動是簡單但卻真摯的。很多來悼念的老人都有相似的感受,他們告訴記者:“老卡斯特羅是我們那個年代的一個象徵,他面對帝國主義強權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尊敬與懷念”。

民眾在古巴大使館內悼念卡斯特羅,一名女子正在悼詞簿上寫悼詞。

  中國弔唁者追憶卡斯特羅

  85歲的毛相麟和女兒一早來到古巴駐華使館內悼念老卡斯特羅。毛相麟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古巴問題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毛相麟説,2003年老卡斯特羅第二次訪華時,他有幸見到了卡斯特羅本人。他回憶説:“卡斯特羅非常平易近人,我們當時有過幾句簡短的交談,他將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感覺很親切。”

  毛相麟説,卡斯特羅是古巴社會主義的締造者,他對古巴民族的發展有著不朽的功勳。尤其是在美國長達半個世紀的封鎖下,卡斯特羅帶領古巴人民頑強地生存了下來,建設社會主義國家,他身上的愛國主義與堅持公平正義、不畏強權、不畏犧牲的精神深深鼓舞了世界人民。

  毛相麟説,卡斯特羅在古巴建國後開展全國免費教育和醫療的舉措,在當時也算是一項壯舉。卡斯特羅堅持推廣免費教育,因為通過文化,一個人才能理解別人,才能讓別人理解,這是最根本的人權的需要。

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員毛相麟前來悼念並向使館人員贈書。

  來自朝陽區黑莊戶鄉的郭恩福老人告訴記者,他一大早從18公里外趕到這裡悼念卡斯特羅,“如果不來這裡,總覺得是種遺憾”。郭恩福説,卡斯特羅反對霸權、抵抗美帝國主義實施的不平等發展政策展現出來的強硬手腕,值得人們崇敬。

  一名從事中古貿易的中年男子説,卡斯特羅是一位非常願意了解中國的領導人。他對中國的方方面面都有極大的興趣。

  “卡斯特羅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在拉丁美洲帶頭與中國建交,他是一名偉人,也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在使館門口排隊等候的一名中國女士這樣説道。

前來悼念卡斯特羅的中外民眾。

  一名前來悼念的中年男子告訴記者,他前後去過古巴七八次,古巴人給他的印像是善良和聰明。古巴人民享受著很好的福利,教育和醫療是免費的。能感覺出,卡斯特羅的領導讓古巴人民很幸福。

  最早來到使館悼念卡斯特羅的人群中有一名20多歲的小夥子,他對記者説:“他知道卡斯特羅時,卡斯特羅已經是一位老人了,但他從切▪格瓦拉的電影中了解到了切▪格瓦拉與卡斯特羅的革命友情,以及他們為之奮鬥的革命事業。他很崇拜卡斯特羅、切▪格瓦拉以及很多古巴革命者身上具有的那種革命情懷。

  新聞背景:中古之間的點點滴滴

  西半球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1960年9月2日,古巴首都哈瓦那革命廣場,古巴人民全國大會正在此舉行。卡斯特羅突然向在場群眾大聲詢問:“古巴人民是否願意古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得到現場近百萬民眾的積極響應。當年9月28日,中古雙方發表建交公報,確認建交,古巴成為西半球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

  50年前中國人吃“古巴糖”:為了支援古巴的經濟建設,中國從1961年美國經濟制裁古巴的那個時候開始,每年都從古巴進口40萬噸原糖。從此,古巴糖走進了億萬中國人的生活。

  卡斯特羅將牛蛙當國禮贈送中國:中國人現在餐桌上隨處可見的牛蛙,其實就是卡斯特羅送給中國的禮物。牛蛙是古巴一個比較大的農業支柱項目,時任中國駐古巴大使希望古巴能賣一些牛蛙給中國養殖,卡斯特羅表態完全支持,並且進一步説可以贈送給中國一些,隨後兩國就進行了合作。

  中國自行車遍佈首都哈瓦那:1991年來自中國的首批50萬輛自行車抵達古巴。從那時起,中國的永久牌、飛鴿牌和鳳凰牌三大品牌的自行車越來越多的出現在首都哈瓦那的大街小巷。

  古巴醫療隊曾支援汶川災區:2008年中國汶川地震期間,古巴醫療隊在四川開展醫療援助,“四川就是哈瓦那,只要中國四川災區的人民需要我們,我們就在這裡堅持工作。”古巴醫療隊隊長羅德里格斯説,“支援中國的醫療隊一行共35人,有外科、骨科等多個專業的醫生。它是在菲德爾·卡斯特羅同志和勞爾·卡斯特羅主席的關注下成立的。”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