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澳政府向聯合國提交大堡礁生態評估報告 環保人士批評政府保護措施不得力

2016-12-03 14:32:2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谷士欣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張齊智):澳大利亞政府2日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提交了有關大堡礁生態狀況的評估報告,稱將在未來五年投入13億澳元(約合人民幣66.3億元)用於保護這一龐大的生態系統,並希望澳方的努力能夠避免大堡礁被列入瀕危遺産名錄。然而這一報告卻遭到環保人士的猛烈抨擊,稱政府保護大堡礁的努力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大堡礁于1981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産,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定期對澳大利亞政府對大堡礁的保護作出評估。2015年3月,澳政府出臺了一項“2050”大堡礁保護計劃,設定了35年內完成151項具體保護措施的目標。在2日提交給教科文組織的報告中,澳政府稱過去18個月以來已完成32項舉措,其餘100余項正按計劃進行。澳大利亞環境與能源部長喬什•弗萊登伯格表示,近幾年來澳政府保護大堡礁的努力取得了很大進展。“我可以確認,我們為改善大堡礁的生態健康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和努力。僅去年一年,流入大堡礁海域的沉積物減少了12%,除草劑和農藥的流入則減少了33%。”

  人類活動造成的水污染是大堡礁面臨的重要威脅。弗萊登伯格強調,政府在未來五年將投入13億澳元,主要用於改善大堡礁海域水質,而在未來10年內為保護大堡礁投入的資金將達到20億澳元。同時,弗萊登伯格也承諾加大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我們非常關注氣候變化,這是對大堡礁的首要威脅。我們正利用各種資源支持開發新技術來利用清潔的、可持續的能源,包括支持污水處理廠、糖廠等企業的技術升級,這些措施有利於減少污染排放而改善大堡礁水域的水質。”

  就在報告發佈前幾天,澳大利亞科學家稱大堡礁今年遭受到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白化災難,北部海域67%的珊瑚礁已死亡,而罪魁禍首就是氣候變化帶來的海水升溫。環保人士指出,政府在報告中承認氣候變化為大堡礁面臨的最大威脅,但在如何應對方面沒有給出具體承諾,而且未來10年20億澳元的保護投入,也遠遠低於昆士蘭州科學家預估的82億澳元用於改善水質的資金需求,可謂杯水車薪。來自獨立機構──澳大利亞氣候委員會的蒂姆•弗蘭內裏教授指出,政府在保護大堡礁方面缺乏有深度的、緊迫的措施。“政府的措施太不起眼、太晚了。目前已經是為我們的後代拯救大堡礁的最後階段,我們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來減少污染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改善海水品質。不幸的是我們沒有做到。”

  在過去近30年內,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已使大堡礁失去了一半的珊瑚,這一趨勢如果不扭轉,大堡礁從地球上消失只是時間問題。遺憾的是,按照人均計算,澳大利亞是不折不扣的碳排放大國,該國目前60%的電力供應仍靠燃煤,煤炭年出口達到3.9億噸,是僅次於鐵礦石的第二大出口産品。昆士蘭州政府正計劃在距大堡礁不遠的內陸開發澳大利亞最大、也是世界最大之一的煤礦,此舉一直遭到環保人士的猛烈批評,也引起國際社會對澳方如何執行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質疑。昆士蘭大學的歐佛•高德伯格教授指出,政策制定者必須著眼未來。“我認為政治家們必須著眼未來,轉換思維,以避免給澳大利亞自身造成傷害,比如在明知二氧化碳排放對大堡礁造成傷害的情況下卻又決定開發最大的煤礦。我們必須為新的未來採取更為明智的行動,考慮如何在不影響能源供應的前提下更好地進行産業設置。但關鍵是我們必須迅速行動起來。”

  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將於明年決定是否將大堡礁列入瀕危遺産名錄,以促成更多拯救澳大利亞這一“國寶級”景觀的努力。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