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和人民將記住他”——懷念菲德爾·卡斯特羅同志
悠悠歷史,英雄輩出,引領時代。
悵悵別情,英雄千古,萬流景仰。
2016年12月4日上午,古巴聖地亞哥市聖伊菲赫尼亞公墓舉行葬禮,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特羅從此長眠於民族英雄何塞·馬蒂之畔。連日來,隨著卡斯特羅的骨灰沿著他在聖地亞哥宣佈古巴革命勝利後一路來到哈瓦那的相反路線行進,途經古巴10多個省,無盡哀思浸透古巴大地。來自世界的紀念與追憶,又如潮水一般涌向這個英雄國度。
卡斯特羅逝世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第一時間發出唁電,並親自前往古巴駐華使館弔唁。習近平指出,菲德爾·卡斯特羅同志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偉人,他為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建立的不朽歷史功勳,他對各國正義事業的支持將被永遠銘記。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卡斯特羅和戰友們創立的自由、獨立的古巴已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為很多國家和人民樹立了鼓舞人心的榜樣。
法國總統奧朗德在新聞公報中説,卡斯特羅是古巴革命的化身,是古巴人民抗拒外來勢力統治的驕傲。
聯合國大會,各國代表起立默哀一分鐘,表達哀悼。聯合國官方微博寫道:“在半個多世紀的歲月中,他在古巴和全球政治領域留下了重大的印記。他的革命理想波瀾壯闊。在全球論壇上,他是伸張社會正義的一個強有力的聲音。”
……
在我們這個依舊為不同文化傳統、不同社會制度所分化的世界,卡斯特羅逝去所引發的共同追思,愈加印證了這位時代偉人的人格魅力和不朽功績。
今天,世界目送影響時代的偉人菲德爾·卡斯特羅安息。人們追問:究竟該如何審視卡斯特羅不平凡的一生?他那始終閃爍著理想與信仰之光的革命生涯,又能賦予後來者怎樣的精神力量?
(一)
革命人生,匯聚了無數閃耀光芒的瞬間。
1953年,年僅26歲的卡斯特羅率隊攻打矇卡達兵營,被捕入獄。他豪邁地在獨裁者的法庭上慷慨陳詞,那載入史冊的自我辯護詞《歷史將宣判我無罪》,宛若喚醒大地的鬥爭號角——“我們出生在我們的先輩傳給我們的自由國家。我們不會同意作任何人的奴隸。除非我們的國土沉入海底。”
1956年,卡斯特羅率部乘坐“格拉瑪號”遊艇返回古巴——“船已經大大地超重了,一個能容納10—12人的遊艇竟載了82人……我們出海後,第一件事就是唱國歌,這是我一生中少有的感到最高興的時刻,因為我們正向古巴前進。”登陸,又一個失敗,但並不意味退縮。卡斯特羅帶領著“十幾個人、七八條槍”向馬埃斯特臘山轉移。
1959年,卡斯特羅率領起義軍最終推翻巴蒂斯塔獨裁政權,成立了革命政府。接下來的數十年中,在他的領導下,英勇的古巴人民成功抵禦來自美國的經濟封鎖、政治打壓、軍事威脅、外交孤立,堅持走自己的發展道路,在與一個敵視自己的超級大國相鄰而居的強烈不對稱中贏得了尊嚴與平等。
巴西作家克勞迪婭·福麗婭蒂所著《卡斯特羅傳》如此寫道:有人説, 古巴不可能發生社會主義革命, 然而它發生了;面對美國及其盟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封鎖, 古巴革命的生存是不可能的, 然而它生存了下來。
為什麼“不可能”最終變成了現實?古巴人民説:“因為有卡斯特羅!”
時代造就偉大人物,偉大人物又影響時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菲德爾·卡斯特羅同志是古巴共産黨和古巴社會主義事業的締造者,是古巴人民的偉大領袖。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了古巴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維護國家主權、建設社會主義的壯麗事業,為古巴人民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勳,也為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勳。
探究卡斯特羅革命事業背後的信仰支撐,有學者如是梳理:崇尚思想、原則、價值、理想和尊嚴是卡斯特羅思想的靈魂,也是古巴革命的精髓。正是依靠這種精神,古巴以尊嚴和自強,頑強地生存和發展起來。用卡斯特羅自己的話説:“相信思想的巨大力量是我國人民的信念。”“我們是思想的兒子”,古巴一代代革命者以此為驕傲,前赴後繼為實現理想而抗爭。
偉人之所以偉大,不僅因為他們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建立了豐功偉績,而且因為他們在艱苦磨礪中鑄就了堅強意志和高尚人格。革命征程中的一次次失敗並沒有讓卡斯特羅丟失理想,美國的強大壓力沒有讓他選擇退卻,蘇東劇變帶來的困難沒有讓他心生徬徨……
今年4月,古共七大閉幕式上,卡斯特羅發表了平生最後一次重要演講:“每個人都會有大限來臨的一天,不過古巴共産主義的思想將永遠留存。這也證明了,如果帶著熱情與尊嚴投入到工作與事業中,我們將創造出人們所需要的物質與精神財富,為此我們必須不懈奮鬥。”九十高齡的老人依舊選擇以理想與信仰之名,催人奮進。
(二)
“誰是主謀?”
“何塞·馬蒂!”
1953年,攻打矇卡達兵營失敗後遭遇審訊時,卡斯特羅對檢察官的回答令人震驚。
何塞·馬蒂,古巴民族英雄與思想家,畢生追求抗帝國、爭自由,15歲起參加反抗殖民統治的革命活動,42歲犧牲在古巴獨立戰爭的戰場上。為什麼1895年離世的何塞·馬蒂成為1953年這場起義的“主謀”?
從歷史演進的脈絡看,古巴革命具有深厚根基和思想積澱。卡斯特羅走上革命道路的過程中,首先接受的正是馬蒂追求民族獨立的愛國主義思想。隨後,他又遇見了馬克思主義——“如果烏利塞斯被美人魚的歌聲所陶醉,我則被馬克思主義揭示的無可辯駁的真理所吸引。”
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因其執著而為信念。通過將馬克思主義與馬蒂主義相結合,卡斯特羅形成了關於古巴革命的思想體系。無論是推翻獨裁統治,還是推進古巴的社會主義建設,民族獨立、國家自強始終是其不懈奮鬥的目標。
古巴在偌大的西半球堅持走自己的道路,征程異常艱辛。貫穿古巴近現代史,鬥爭始終與來自美國的壓力相伴。早在1823年,時任美國國務卿約翰·昆西·亞當斯就提出了所謂“熟果政策”——如果暴風雨能把樹上的蘋果打落到地上,那麼脫離它同西班牙的不自然關係且不能自我維繫的古巴,也只能倒向北美鄰邦。人們看到,隨著20世紀下半葉古巴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地緣政治與意識形態因素相互疊加,美國的干預更加肆無忌憚。而冷戰結束初期,古巴在政治上失去了重要戰略依託,經濟上失去了曾經的援助,華盛頓“結束卡斯特羅政權”的戰略攻勢又進一步加速實施。
面對超級大國的種種打壓,卡斯特羅領導下的古巴始終鐵骨錚錚——“古巴永遠都不會在美國面前下跪。”“對於與美國的歷史性差異,古巴不反對尋找解決方案,但不應期待古巴改變立場或在原則問題上屈服。古巴現在以及未來都會堅持社會主義。”卡斯特羅的堅毅無畏,讓霸權主義的企圖一次次化為泡影。正如法國作家伊格納西奧·拉莫內所指出:柏林墻的倒塌、蘇聯的消失,沒有改變卡斯特羅在自己的國家建立一個新型社會的夢想,這個社會相對公正,更加健康,教育程度更高,沒有歧視,擁有一種綜合整體文化。
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幾年前,有記者問起古巴的前途和命運,卡斯特羅的回答發人深思——“我們是樂觀主義者,我們清楚我們的命運是什麼,這是一種非常艱難的、但又充滿英雄氣概的和光榮的命運。”
(三)
“我們相信人民的能力和精神……我們可以動員人民,領導人民的鬥爭取得勝利”,卡斯特羅堅信並依靠人民群眾的意志與力量。
古巴人民親切稱呼卡斯特羅為“總司令”,因為在每一個重大時刻,他永遠與人民同在。1961年,當美國雇傭軍入侵古巴吉隆灘時,他身先士卒,親自率領古巴軍民擊潰雇傭軍;2004年,“伊凡”颶風席捲古巴西部地區,他不顧生命安危,親赴現場指導救濟撫恤工作。每逢收割甘蔗季節,他拿起砍刀,來到田裏和農民一起砍甘蔗,和農民打成一片。
人類社會的實踐證明,廉潔是執政者公信力的基石,如果一個執政者不能保持自身廉潔,並有效遏制和解決貪腐問題,遲早會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卡斯特羅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過一切,嚴懲腐敗、廉潔政治自然成了他極端重視的一項工作。
清廉,卡斯特羅首先是從自己做起。
“他腳蹬一雙邊緣磨光的靴子。房間擺放著皮面磨得起毛的沙發。”這是《菲德爾·卡斯特羅·魯斯 時代遊擊隊員——古巴革命歷史領袖訪談錄》的作者卡丘斯卡在1993年1月,初見卡斯特羅時對他的描述。
卡斯特羅的辦公室面積很小,室內陳設只有一套沙發,還有中國製造的彩電和電腦各一台。2007年,他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説:“我的工資,以25比索1美元計算的話,每月30美元。但我餓不死。我交黨費、交別的,佔了一定的百分比,從始至終交,交房租,我想是百分之十幾吧。”
推行土地改革,他最先把自己家族的13000公頃土地全部無條件奉公。卡斯特羅在“總司令的思考”專欄文章中寫道:“我父親的所有的土地都通過革命交給了人民。”
卡斯特羅對子女及其他親屬要求嚴格,包括不允許子女在政府擔任要職。他的長子曾經擔任古巴原子能委員會主席,後因管理不善被他解職。卡斯特羅説:“這裡的一切都不屬於我,它們屬於這個國家。百年之後,我的孩子從我身上得到的就是革命賦予他們的。我不會留給他們任何東西。”
面對長期外部高壓,卡斯特羅為什麼能夠凝聚人心,帶領人民堅韌不拔地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因為他與群眾同甘苦、共患難,因為他對嚴於律己、清正廉潔的長期堅守。卡斯特羅始終認為,古巴最可怕的敵人不是美國,不是槍炮、導彈、核武器,而是人類自私的本能,並提出“所有特權、腐敗和盜竊都必須受到打擊,對於一名真正的共産黨人來説,對此沒有任何藉口可言”“要無情地與我們自身的錯誤、弱點和罪惡作鬥爭”。他在《三王節的禮物》一文中指出:“對年輕的革命者,我提出最高的要求、鐵的紀律,不能有權力的野心、自我滿足或虛榮心……要把官僚主義的行為視為最壞的障礙。”
“我們的黨不是為了獲得特權而建立的……我和任何一個樸實普通的古巴人一樣。”卡斯特羅用他的一生履行了就職儀式上對古巴人民作出的承諾。
(四)
時至今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裏依舊珍藏著一件當年卡斯特羅送給毛澤東的禮物——一把刻著西班牙語毛澤東名字的手槍。這件特殊的禮物成為中古兩國半個多世紀友誼的一個標誌。
中古關係從建立到發展,經受住了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卡斯特羅發揮的作用無可替代。對此,習近平總書記給出高度評價:“菲德爾·卡斯特羅同志生前致力於中古友好,密切關注和高度評價中國發展進程,在他親自關心和支持下,古巴成為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拉美國家。建交56年來,中古關係長足發展,各領域務實合作成果豐碩,兩國人民友誼與日俱增,這都與菲德爾·卡斯特羅同志的關懷和心血密不可分。”
中古牽手,共同經歷複雜嚴峻的國際風雲。卡斯特羅曾寫道:“1960年8月底,古巴革命宣佈,它行使其主權和自由意志,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表示願意兩國建立外交關係,並從此斷絕與美國第七艦隊軍艦所支持的台灣政權的關係……我記得在聯合國大會上,古巴揭露了聯合國矛盾的做法,它剝奪了中國人民的權利,而中國人民曾與美國士兵一起,抗擊過同一個敵人,在同一個大陸上獻出生命……”
同為共産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古兩國志同道合,感情相融,這是兩國關係發展的重要政治基礎。“革命使兩國人民結成兄弟,肩並肩為社會主義而鬥爭。”“我一直關注著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進程,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國際影響的提升表示欽佩。”這些都是卡斯特羅的心裏話。
1995年,作為古共第一書記的卡斯特羅首次訪華。行前他對中國媒體表示:“有機會直接接觸到令人敬佩的中國人民及其古老文明,這是我期盼已久的。”
2003年,卡斯特羅再次訪華,抵京的第二天晚上就與18位中國友人在古巴駐華使館敘舊。上海浦東再次被寫入訪問日程,卡斯特羅高度評價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
汶川特大地震後,古巴醫療隊投入到抗震救災第一線,卡斯特羅親自打電話慰問醫療隊員,並指示醫療隊全力配合中方做好各項救治工作。
2008年正在術後康復中的他,還以《中國的勝利》為題撰文,在台灣、西藏和北京奧運會等重大問題上給予中方堅定支持,産生了廣泛影響。
人民日報記者曾經獨家記錄過這樣一個感人肺腑的瞬間:2004年11月,菲德爾·卡斯特羅因為左膝和右臂骨折,只好坐在輪椅上接待來訪的中國領導人。但是,就在兩國國歌奏響的時刻,他竟然顫抖地拄著前一天特別趕制出來的拐杖忍痛站立起來,表達對中國的尊重。出人意料的舉動,讓現場很多人的眼睛濕潤了。
人們還記得,兩年多前,習近平主席訪問古巴,特意為卡斯特羅帶去了辣木和桑樹種子。對於這兩種有助於解決糧食和牲畜飼料問題的植物在古巴推廣種植,卡斯特羅表達了特殊的喜悅。今天,儘管卡斯特羅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正如辣木和桑樹在古巴茁壯生長所預示的,中古兩黨、兩國、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必將得到鞏固和發展。
“我們將繼續向前,改善一切應該改善的事物,用不懈的忠誠和團結的力量,和馬蒂、馬塞奧以及戈麥斯一道,永不停歇地前行。”這是卡斯特羅人生最後一次演講所表達的意志。
聯合國的講臺上依然回蕩著他的發問:究竟還要等多久才能實現聯合國民主化,各國的獨立和主權平等才能成為現實?不干涉各國內部事務和進行真正的國際合作究竟什麼時候才能佔有它應有的位置?今後幾代人能否到達半世紀以前應諾的希望中的樂土?有多少人已成為壓迫、掠奪、貧困、饑餓和不衛生生活條件的犧牲者……
卡斯特羅終其一生追求公平正義,在理想之光的照耀下不懈奮鬥,在世界發展進程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是我們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偉人。中國人民和古巴人民一樣,深深懷念他,他的偉大業績將永載史冊。(國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