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日媒:日俄就安全政策互不信任 歷史觀差異明顯

2016-12-05 10:08:49|來源:中新網|編輯:賈雪靜

  中新網12月5日電 綜合日媒報道,繼本月2日在訪問地俄羅斯與總統普京會談後,日本外相岸田文雄3日還與該國外交部長拉伕羅夫舉行了會談。報道指出,岸田此行意在於普京15日訪日前推動北方四島領土談判,但俄方卻沒有態度軟化的兆頭。

  日媒分析指出,主要障礙是俄羅斯主張北方四島“作為二戰的結果已成為正當的本國領土”這一歷史觀。俄方不時流露出如不能接受這一觀點,就無意解決問題的態度。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對俄經濟合作的“效果”不知何時才能顯現,日本正陷於防守之勢。

  2日,岸田與普京會面,提及普京1日發表的年度國情咨文演説,稱“特別注意到‘期待(日俄關係的)實質性進展’這句話,對此表示歡迎”。岸田在自己的發言中隱含了這樣的意思,即日方對於“實質性進展”的理解是使領土談判取得進展之意。

  日媒分析稱,普京涵蓋俄羅斯諸多課題的演説中,再無其他可讓人聯想到有意解決領土問題的表述。岸田無疑是希望憑藉這句“實質性進展”來打開局面。然而普京卻面無笑意,僅回以禮節性的“歡迎”。

  據悉,會議開始時間較預定推遲了約1個小時50分鐘。由於普京優先自己的日程安排,結果使乘包機抵達當地、已做好準備的岸田一直在下榻酒店等待。會談僅進行了約30分鐘。

  岸田在會談後並未向媒體透露是否就俄軍在北方四島部署地對艦導彈一事向普京提出抗議。據政府消息人士稱:“實際控制北方四島的是俄羅斯。言語謹慎也是不得已。”

  普京訪日的日程調整也在俄方主導下進行。日方當初設想是在安倍老家山口縣長門市多作停留,商談領土問題,但鋻於俄方希望在首都東京展開經濟對話,而將會談日程更改為“15日長門、16日東京”的方案。俄總統府消息人士稱“真正重要的是東京會談”。

  日媒指出,解決問題的最大障礙是俄方有關北方四島的歷史認識,即“作為聯合國的一員在正義之戰中獲勝,通過合法手段取得”。

  參與對日談判的俄副外長莫爾古洛夫2日考慮到日本1945年接受《波茨坦公告》並宣佈投降的歷史,稱“需要無條件承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意在迫使日本接受北方四島歸屬俄羅斯的認識。

  據分析,普京也將持相同的歷史觀出席長門市的首腦會談。圍繞和平條約談判,安倍方面目前正在研究即使俄方不接受北方四島屬於日本的主張,也將締結和平條約。但普京是否會肯定這一妥協方案而答應“領土移交”則尚未可知。

  另一方面,曾參與日俄磋商的日本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日本不存在接受俄羅斯歷史認識的選項,俄羅斯也不會與日本擁有共同的歷史認識。屈從於對方國家的要求而改寫本國的歷史,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安倍將在缺少推進談判決定性王牌的情況下出席長門會談。

  日媒分析認為,舉行的日俄外長會談在北方四島領土問題上未能取得具體成果,從中可以看出雙方源於安全政策不同的“相互不信任”(日本外交消息人士語)根深蒂固。

  日美兩國對俄軍動向保持警惕,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伕羅夫則在會談中表示了對美國導彈防禦(MD)系統的擔憂。通過普京總統的15日訪日為全面解決領土問題鋪路的目的或很難實現。

  問題的核心是在與美國的距離上日俄兩國相距甚遠。日本所走的路線是通過強化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來維持和平與穩定。然而從與美國對立的俄羅斯的立場來看,日本的這種安全政策很難説符合本國的戰略利益。

  一直與美國保持協調的日本想要同與美國對峙的俄羅斯構築真正的信賴關係,為實現北方四島的歸還創造環境是極其困難的。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會談後的聯合記者會上強調,將為解決領土問題的和平條約締結談判作為會談的主要議題。這是對俄羅斯在會談前一天表示和平條約締約談判“不會成為主要議題”的反駁,反映出雙方的互不信任。

  此外,拉伕羅夫“曝光”關於俄羅斯期望的在北方四島開展“共同經濟活動”一事正在同日本磋商,這也透露出雙方的疑慮。日本方面未透露磋商的情況。

  據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能否借普京訪日之機構建起超越首腦個人關係的兩國間的連帶感將成為焦點。

  (原標題:日媒:日俄就安全政策互不信任 歷史觀差異明顯)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