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副教授開制毒公司月入60萬美元 武漢版"絕命毒師"受審

2016-12-06 17:33:20|來源:楚天都市報|編輯:趙妍

  楚天都市報訊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余皓 實習生郭佳惠)化學專業副教授張某等人開設制毒公司,生産國家管制的一類精神藥品遠銷歐美,每月銷售進賬60萬美元左右(本報去年曾報道)。昨日,張某等4人涉嫌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在武漢中院受審。

  昨日法庭上,公訴人表示,張某等4人非法製造並向境外銷售國家管制的一類精神藥品累計達31.9公斤,數量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張某等4人對指控犯罪事實無異議,但辯稱公司實為化工技術研究而非制毒。法庭將擇日宣判。

  2014年11月,武漢海關在例行檢查一批寄往境外的郵包時,發現一份寄往美國的快遞包裹中藏匿有若干白色可疑粉末。海關人員隨即將粉末送省、市兩級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只能判斷為某類精神藥物,暫時不能確定是否屬於管制類精神藥品。在隨後幾個月裏,海關連續截獲了8起郵寄類似可疑白色粉末的包裹。

  2015年5月,海關緝私部門將查獲的8起疑似物送公安部毒品實驗室進行檢測鑒定。經鑒定,其中兩個郵包內的可疑物品為“3,4-亞甲二氧基甲卡西酮”,屬國家管制的一類精神藥品,也屬於新型毒品,俗稱“喪屍藥”,危害性不亞於海洛因、冰毒等傳統毒品,在歐美國家被明令禁止,我國于2014年將其列入管制類精神藥品目錄。

  隨後,武漢海關聯合江夏公安分局在江夏區一工業園搗毀該制毒窩點,抓獲嫌疑人8人,繳獲大量毒品。經查,主要犯罪嫌疑人張某,案發前為武漢某知名高校的化學系副教授。其交代,曾在澳大利亞做訪問學者期間,受人啟發,發現有些國家已經列管的精神類藥品需求量大,而國內尚未將這些藥品列入管制,有利可圖。2005年起,張某和朋友楊某等人註冊成立了武漢凱門化學有限公司,非法從事精神類藥品的生産。

  (原標題:武漢“絕命毒師”昨受審)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