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法國極右勢力為何迅速崛起?

2016-12-07 10:38:2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近日以來,法國大選不斷爆冷:“黑馬”菲永成為法國中右翼的總統候選人;現任總統奧朗德宣佈不尋求連任,這使他成為自1958年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首位在任時放棄謀求連任的法國總統。

  這兩個意料之外的狀況交疊,可能會削弱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在大選中的優勢,但可以明確的是:在未來的幾個月乃至幾年裏,法國極右勢力將穩定地紮根在法國的政治版圖中,國民陣線領袖瑪麗娜·勒龐也很有可能會出現在大選的第二輪投票中。

  法國不是個例。近年來,整個歐洲的極右勢力都異軍突起,這其中的道理值得我們追根溯源。當然,我們很難列出法國極右勢力迅速崛起的所有原因,但其中重要的因素還是值得我們一探究竟。

  極右勢力:在法國的政治版圖中從未缺席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法國的極右派勢力由來已久,在19世紀的後半葉就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從那時起,它在選舉中就屢獲佳績,由此看來,法國極右勢力在很久之前就不是邊緣化的政黨,不過,法國的媒體常常忽略這一事實。早在二戰時期,極右勢力就已經在法國成為執政黨,並主張與德國結盟。

  與其他歐洲國家,尤其是英國、德國等國家不同的是,一直以來,包括在二戰之後,法國的極右勢力在本國的政治版圖中從未缺席。法國的特殊之處還在於:法國極右勢力距離當政似乎只有一步之遙了。無論是否支持極右翼政黨,越來越多的法國人認為,總有一天,國民陣線將成為執政黨。近幾年來,多次民意調查結果顯示,30%的法國人認為,國民陣線的領袖瑪瑪麗娜·勒龐將在2017年法國總統大選的第一輪中勝出。

  幾年來,國民陣線不斷完善其主張,這是它俘獲民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實際上,自瑪麗娜·勒龐就任黨主席以來,一直試圖使國民陣線擺脫種族主義和反猶太的形象,而這形象正是她的父親讓·瑪麗·勒龐 (國民陣線的創始人)所塑造的。自她上任以來,國民陣線在這些問題上決不觸碰紅線,這使得許多原本有所猶豫的選民最終決定把選票投給他們。 在經濟方面,國民陣線也不斷改進其主張:在老勒龐時代,他提出70歲退休制和減免收入稅的政策;然而,他女兒的主張恰恰相反,在歐盟提出的緊縮政策得到法國社會黨和共和黨大力支持的情況下,現在的國民陣線卻致力於維護公職人員和退休者的權益。

  我們不難發現,現在的很多法國政黨,其政見往往是雜糅的。國民陣線雖然是極右翼政黨,但在某些問題上,它的主張比左派的社會黨還要偏“左”。儘管政治學家們依然把國民陣線定義為極右翼政黨,但越來越多的民眾其實不會去考慮它究竟是姓“左 ”還是姓“右”,於是,很多以前的左派甚至是極左派政黨的擁護者,轉而為國民陣線投票。和極右翼政黨不同的是,法國的極左翼政黨在政見上並沒有明顯的變化,它們始終支持歐洲一體化以及歐元政策,提倡世界一體化以及寬鬆的移民政策。不過最近幾個月,我們發現法國極左翼政黨在移民問題上的態度有了一些微妙的改變,左翼陣線的讓·呂克·梅朗雄曾提出,在移民問題上應更加謹慎。

  全球化背景下的崛起    

  全球一體化也是國民陣線崛起的核心原因之一。在經濟方面,全球化創造了大量的財富(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併為法國有資質的就業者提供了大量的機會。但對於法國的中下階層,以及那些沒有良好學歷的求職者來説,全球化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許多工業領域的就業機會都轉移到了國外,所以他們更難就業;發展中國家廉價的勞動力優勢使得法國同等崗位的工資降低——這一現象來自於很多經濟學家的分析,也得到了許多工會幹部和企業家的證實。不僅僅是中下階層,法國的中産階級也認為在就業機會和工作報酬方面,全球化沒有給他們帶來什麼好處。不過他們認為,作為消費者,他們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因為他們可以買到國外生産的價格低廉的商品。

  法國人明白,經濟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在數字化的推動下,現在和未來的工作崗位不可能和過去的一樣。但是,要使民眾更好地順應時代的變化,滿足工作崗位的要求,法國政府是否也應該有所作為?政府可以組織更多針對新職業技能的培訓,提供適當的社會支持與經濟扶持,重振暫時陷入困境的地區。然而,來自各個社會階層的大多數法國人認為,國家以及地方政府沒有擔當起它們應負的責任,它們甚至沒有意識到問題到底出在哪,更別説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了!法國中左派政黨(社會黨)和中右派政黨(共和黨)遭到民眾的抱怨,它們推進全球化、擁護歐洲委員會提出的的市場自由化的主張以及在經濟方面的不作為屢遭指責。國民陣線在經濟上反對全球化、反對歐洲一體化、主張退出歐元區,提倡民族利益至上,在其他政黨的舉措引發社會不滿的契機下,它的崛起也就不言而喻了。

  暴恐襲擊之後的舉國皆殤

  國民陣線對於移民和穆斯林的態度也為它贏得了不少選票。事實上,國民陣線對於移民和穆斯林的政策一向強硬,但在法國遭遇 “移民危機”的今天,它的主張在民眾中引起了更多的共鳴。近年來,大量難民(尤其是敘利亞難民)涌入歐洲的德國、瑞典、英國等國家,當然,也包括法國。這些難民中的大多數人是穆斯林,他們要求相應的難民權利。很不湊巧的是,大量難民的涌入和法國遭受一系列舉國震驚的暴恐襲擊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段。這麼説也許並不正確,但輿論有時難免會把法國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和大量難民的涌入聯繫起來,因為伊斯蘭極端分子可能會借機滲入歐洲。

  2015年和2016年,一系列暴恐襲擊使法國人民遭受了深深的創傷。法國不算是一個很大的國家,只有6650萬人口,不僅僅是在巴黎和尼斯,幾乎每一個法國人都直接或間接地認識因暴恐襲擊而受傷或罹難的受害者。

  在2016年即將過去的時候,我們對法國極右勢力強勢崛起的原因做出了以上的分析。不過,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裏,我們不難發現:很多事情最終的結果往往是出乎意料的,甚至和民意調查的結果相悖。英國脫歐的投票狀況是這樣的,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中的勝出也是在意料之外,同樣,在法國,成為中右翼總統候選人的“黑馬”菲永和棄選的現任總統奧朗德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最終的結果誰也無法預料,勢頭正盛的國民陣線真的能在2017年的法國大選中笑到最後嗎?我們拭目以待。(作者:格雷高利·海勒,法國政經類資深記者 翻譯:李橙)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